今天下午三点收盘前,我鬼使神差地点开了证券APP——这已经成为最近两个月来的条件反射。屏幕上那个绿得发慌的数字跳出来时,我忽然想起去年在陆家嘴咖啡节遇到的基金经理。当时他晃着冷萃咖啡对我说:”净值?那不过是市场情绪的体温计,而真正的投资者应该学会给自己把脉。”
这话现在品来别有滋味。000913这只基金,今天的净值波动不过0.38%,却让论坛里炸出三百多条讨论。有人连夜计算持仓比例,有人翻出三季报逐字解读,更有人信誓旦旦说发现了主力调仓的蛛丝马迹——要我说,这简直像极了在茶叶渣里占卜国运的狂热。
我认识个九十年代入市的老股民,至今还在用纸质笔记本记录净值。有次在他泛黄的账本上看到句话:”净值涨跌是市场的事,但深夜反复刷新净值的人,多半是在和自己的贪婪恐惧谈判。”现在APP一秒钟能刷新十次数据,这种谈判反而变得更焦灼了。
最近有个反直觉的现象:净值创新高时赎回量反而暴涨。这就像一群人好不容易挤上观景台,却因为恐高症发作争相逃跑。某私募朋友私下吐槽:”现在投资者对净值的敏感度,比ICU监护仪报警还紧张——上涨0.5%觉得踏空,下跌0.3%怀疑股灾。”
或许我们该重新理解”净值”这个刻度。它从来不是赛跑的终点线,而是航海时的六分仪读数。真正重要的不是此刻测到的纬度,而是你究竟要驶向哪个港口。就像那位咖啡杯边的基金经理说的:”当你开始用年而不是天来看净值曲线,才会发现那些毛刺不过是海平面上的浪花。”
收盘后我又看了眼000913的走势图,突然觉得K线像极了一幅当代山水画——远看是趋势的层峦叠嶂,近看全是情绪的笔触飞白。所以明天三点,我可能还是会点开那个APP,但或许会带着鉴赏画作的心情,而不是赌徒盯着轮盘的眼神。
(后记:写到这里收到银行理财经理的消息,说最近有款保本产品年化2.1%。突然觉得净值波动也挺可爱的,至少说明我们的资金还在真实地活着。)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