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上个月突然问我:“你觉得001373这基金还能拿吗?”我当时愣了一下——这串数字太熟悉了,不就是易方达新丝路么。三年前我差点买了它,最后还是缩手了。现在回头看,这个决定背后藏着比收益率更值得玩味的东西。
记得2017年在西安出差时,遇到个做建材出口的老板。他指着满仓库的瓷砖苦笑道:“都说一带一路好,可我的货在哈萨克斯坦海关卡了两个月。”那时新丝路基金正红火,净值蹭蹭往上涨,但实地走一圈就会发现,资本市场的叙事和地面上的推土机之间,总隔着几个时区的温差。
当数字遇见沙尘
基金说明书上那些漂亮的地理分布图,根本不会告诉你中亚的输变电项目要应付零下40度的极寒,也不会显示东南亚工业园要应对的政局变动。我特别喜欢翻这支基金的季报,不是看持仓,而是琢磨基金经理在“运作分析”里那几句谨慎的措辞——去年二季度突然增加“地缘政治风险”的提示时,我就知道准是某个中东项目又遇阻了。
有意思的是,这支基金的波动曲线活脱脱是份地缘政治晴雨表。2019年中美贸易战最凶时跌得最惨,2021年RCEP签署后又强势反弹。有时候觉得我们买的不是基金,简直是份外交关系期货。上周和做宏观研究的朋友喝酒,他半开玩笑说:“你们炒基金的整天盯着美联储,还不如多看看外交部发言人的脸色。”
沙漠里的数字游牧者
最魔幻的是去年认识个90后基金经理,管着几亿资金却整天泡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他在视频那头给我看背后的中欧班列:“你看这些集装箱,里头说不定就有我们投的企业生产的光伏板。”突然镜头一晃:“等等!这列车的编组比上周少了三节…”那种对着铁路线数集装箱的狂热,比什么技术分析都来得真实。
但现实往往比剧本荒诞。某次季报显示重仓了某基建股,结果三个月后该国政权更迭,项目全部停摆。基金经理在路演时无奈道:“我们做了所有能做的尽调,除了没算准那个将军什么时候政变。”听众席爆发出的笑声里,带着投资人才懂的苦涩。
写在净值曲线外的思考
现在回看001373这些年的表现,它早就超越了一般主题基金的范畴。某种程度上,它成了中国资本出海的试验田——既要赚取回报,又要规避风险,还得默默承担某些不能明说的战略任务。我认识几个持有人的心态很有意思:有人纯粹当普通混合基拿着,有人却会对着新闻联播里的一带一路片段调整仓位。
最近基金净值又回到三年前的水平,但背后的故事早已天翻地覆。中老铁路通了,印尼雅万高铁快了,但疫情和战争又给整个叙事蒙上阴影。有时候觉得,这类基金最迷人的地方根本不是收益率,而是让你用真金白银参与一场宏大又脆弱的地缘实验。
所以现在有人再问要不要买新丝路基金,我总会反问:“你能接受自己的理财账户,变成国际新闻的脚注吗?”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就像丝绸之路从来都不止一条路线。我们投资的不只是基金,更是某种关于连接与隔阂、进步与摩擦的当代寓言。
(后记:写这篇文章时特意查了下净值,发现今天又跌了0.8%。看来某个地方的推土机,大概又熄火了。)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