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在澳门永利酒店的赌场里遇到一位六十多岁的广东老伯。他穿着褪色的polo衫,左手掐着一支芙蓉王,右手在百家乐台面上连续押了七把“庄”——全中。荷官推过来厚厚几叠筹码时,他忽然扭头对我说:“后生仔,赌场里最骗人的话就是‘计划’两个字。”
这句话像根刺扎在我脑子里。后来研究3D彩票时,我发现所有号称“三天回本”“倍投必胜”的计划书,本质上都是把彩票机当作自动提款机的妄想症患者写的童话故事。有意思的是,这些计划往往喜欢用“科学”“概率”“大数据”包装自己——就像给骰子涂上金粉,假装它是智慧结晶。
真正玩过3D的人都知道,所谓计划不过是自我安慰的仪式。我认识个老彩民,每天开奖前要用红笔在方格纸上画走势图,画完必须喝三口浓茶,茶凉了就得重画。去年他中过两次组选,庆功宴摆了三桌,绝口不提过去五年填进去的六万块本金。人类面对随机性时,总忍不住要编故事来找寻规律,这大概是我们比AI可爱的地方——明知道是幻觉,却偏要虔诚地相信。
现在最荒谬的是某些“AI选号软件”,号称能破解彩票算法。老天爷,要是真存在能预测开奖的算法,写代码的人早该坐在私人飞机上撒钱了,何必卖199块的会员卡?但偏偏有人吃这套,仿佛给随机性套上机器学习的外衣,就能把概率踩在脚下。
我反而更欣赏街头彩票店里那些老炮儿的哲学。西四环那家店的老板常念叨:“三块钱买十分钟白日梦,比星巴克咖啡划算。”他墙上贴着手写的购彩守则:第一条是“中的是运气,不中是公益”,第二条是“别拿买菜钱赌明天”,第三条最妙——“中奖后请保持沉默,除非你想借给全小区的人钱”。
某种程度上,3D玩家比股民更诚实。至少他们不会把彩票称作“价值投资”,不会用“赛道”“生态化反”这种词来自欺欺人。数字彩就是赤裸裸的概率游戏,就像那个广东老伯说的:“赌场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承认自己在赌,一种死都不肯承认。”
如果你非要问我有什么计划,我的建议是:第一天买注随机号,第二天把彩票收据折成纸飞机,第三天看着开奖号码笑一笑——然后出门吃碗加蛋的肠粉。毕竟中奖概率是千分之一,但肠粉带来的满足感,百分之百。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