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和一位在私募基金工作的老友约在陆家嘴的星巴克。他搅动着拿铁,突然没头没尾地问我:”你说现在什么最贵?”没等我回答,他自己接了下去:”不是房子,是安全感。”
这句话像根刺,扎进了我对投资的所有认知里。后来研究富国安全基金001268时,我总会想起那个午后——这支基金本质上贩卖的,不就是当代人最稀缺的安全感吗?
但恕我直言,所谓”安全基金”这个名头,某种程度上是个温柔的陷阱。我翻过他们的持仓,发现一个有趣的矛盾:前十大重仓里赫然躺着三只新能源股。不是说新能源不好,但把这个称为”安全”,总让我想起给过山车装上安全带的黑色幽默。去年三季度那波回撤超过15%的时候,不知道多少投资者对着”安全”两个字苦笑。
有意思的是,这支基金最吸引我的反而是这种坦诚的”不纯粹”。基金经理在季报里写:”安全不是躲避风浪,而是学会在颠簸中保持平衡。”这话漂亮得像是从哲学书里抄来的,但仔细想想,确实道破了真相——在当下这个连银行存款利率都能三天两变的市场里,哪有什么绝对的安全?
我有个亲戚去年买了这支基金,退休教师,风险厌恶型。她最常问我的是:”小张啊,你说他们那个’多策略灵活配置’,是不是就跟做菜多放几种调料一个道理?”我被她这个比喻逗笑了,但越想越觉得精妙。这支基金确实像位老练的大厨,既不敢全用辣椒(股票),又不能只放白糖(债券),还得时不时加点创新菜式(衍生品)。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吃得惯这种复合口味。
最近让我警觉的是,太多人把这类基金当成”理财懒人包”。我家楼下银行的理财经理,逢人就推荐001268,说辞永远是”稳健型产品”。但看看去年那波债市调整时它的表现,哪里是温顺的家猫,分明是只伪装成布偶猫的豹猫。我甚至怀疑,基金公司取这个名字时,早就预判了投资者对”安全”二字的条件反射——这招心理暗示玩得真够绝的。
说实话,我现在反而更欣赏它偶尔的”不安全”。上季度他们减持白酒加仓半导体的操作,虽然让短期净值有点难看,但至少证明团队还在思考,而不是躺着吃”安全”的老本。就像我那个私募朋友说的:”最危险的安全,就是你以为自己很安全。”
或许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某个产品能给你的。它更像是在认清所有风险之后,还敢说”我知道可能会输,但愿意赌一把”的勇气。001268这支基金最妙的地方,就是它既戴着安全帽,又悄悄给你系了根冒险的绳索——至于要不要抓住那根绳子,得看你自己是不是真的了解,到底什么才是你想要的安全。
(写完这些突然想到,要是基金经理看到我这篇胡扯,不知道会不会笑着骂句”这哥们根本不懂我们风控模型”…但投资这事儿吧,有时候太懂模型反而容易忘了,每个数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睡不着的夜晚。)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3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