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开基金公司?先别急着算能赚多少钱

上周和一位做私募的老友喝酒,他红着眼睛跟我说:”现在注册个基金公司,比追回前女友还难。”我当时差点把威士忌喷出来——这家伙去年刚离婚,显然两件事都深有体会。

说正经的,很多人以为注册基金公司就是凑够2个亿、找间CBD办公室、再挖几个明星基金经理的事儿。要真这么简单,满大街都是王亚伟了。我经手过三个备案案例,最深的体会是:监管层真正在意的根本不是你的资本金数字,而是你那套”说人话”的能力。

什么意思?去年帮某互联网大厂出来的团队做备案,他们的PPT做得比元宇宙白皮书还炫酷,AI选股模型能预测到2030年的波动率。结果反馈意见就一句话:”请用通俗语言说明实际风控流程”。后来改到第五版我才恍然大悟——他们不是在要技术文档,是在测试你到底懂不懂什么叫”人话”。就像你问米其林大厨火候秘诀,他要是一直说分子料理方程式,这饭大概率要糟。

现在最要命的是同质化竞争。光深圳前海,名字里带”创新””量化””智慧”的私募机构就有上千家。我常开玩笑说,现在备案通过率比北京车牌摇号高不了多少。有个反直觉的真相:有时候团队里有个老派银行出身的风控总监,比堆砌常春藤学霸更管用。某次论证会上,监管老师直接说:”你们这套因子模型很精彩,但2008年雷曼兄弟的博士比你们多三倍。”

最近还有个新趋势—— ESG(环境、社会及治理)正在从加分项变成必答题。上个月有家机构被要求补充说明”碳中和主题产品如何避免漂绿”,团队连夜把云南咖啡种植园的碳汇协议都翻出来了。这年头你要没点社会价值叙事,光说年化收益20%可能反而减分。

最让我感慨的是时间成本。现在从提交到通过,六个月算光速,普遍熬到八九个月。期间最好保持”活跃但别太跳”的微妙状态——既要在行业会议适度曝光,又不能高调到被当成典型关注。有个客户在等待期发了篇行业洞察阅读量10w+,第二天就接到电话要求说明”未持牌为何进行公开市场分析”。

基金公司怎么注册

如果你真打算趟这滩水,我的建议可能有点另类:先别急着看证券投资基金法,去找本沟通的方法来看看。毕竟最终让你过关的,可能不是你模型里那个0.01%的阿尔法,而是你能不能说清楚为什么散户该把钱交给你打理。

(后记:那位离婚的哥们最近备案意外通过了,据说关键转折是他把百页PPT浓缩成三页手绘流程图,其中一页画的是他六岁女儿存的压岁钱该怎么保值——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话”吧)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3661/

(0)
林凤百科林凤百科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