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路,请收下这份创业攻略

创业的路:一场精心设计的自我欺骗

凌晨三点的便利店灯光总是特别刺眼。我盯着收银台后打瞌睡的店员,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重复他三小时前的动作——机械地撕开第五包速溶咖啡。这个发现让我笑出了声,吓得角落里吃宵夜的情侣差点打翻关东煮。你看,创业第二年,连黑色幽默都变得如此廉价。

一、创业者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我见过太多创业者像宗教狂热分子般念叨”改变世界”,却连办公室蟑螂都消灭不了。去年在创投酒会上,有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宣称要”颠覆传统餐饮”,结果三个月后我在美团外卖上看到他家的黄焖鸡米饭评分2.8分。这行最吊诡的地方在于:我们总把幸存者偏差当作普世真理。

有个理论说创业者都是受虐狂。我深以为然——谁会享受连续18个月拿不到工资,还要给95后员工当心理医生的日子?但更可怕的是,你居然渐渐爱上这种痛苦。就像我那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每次被平台罚款都像拿到新成就徽章:”看!这次违规理由比上次有创意多了!”

创业的路

二、融资路上的行为艺术

记得第一次见投资人时,我把BP改了27版。从”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到”优化垂直领域解决方案”,最后浓缩成一句人话:”帮大妈们更便宜地买白菜”。结果对方只问了两个问题:”你爸是做什么的?”和”能接受对赌吗?”

现在的创投圈像极了相亲市场。FA们像婚介所红娘般吹嘘”这个项目绝对肤白貌美”,而投资人则像查户口的婆婆。有次我亲眼看见某知名机构合伙人用塔罗牌决定是否投资,这让我突然理解为什么那么多CEO开始研究星座运势。

三、那些教科书不会告诉你的细节

所有创业课程都教你要做用户画像,但没人告诉你最重要的用户可能是街道办王主任。当他在消防检查时指着你的”创意工业风”吊顶说”这是违建”时,你才会真正理解什么叫”本土化运营”。

还有办公室政治这种玄学。我们技术总监和运营总监的恩怨情仇比甄嬛传还精彩:一个坚持用区块链重构考勤系统,另一个要求全员学习快手带货话术。作为CEO,我大部分时间在扮演幼儿园老师:”别抢玩具了,先把服务器修好行吗?”

四、幸存者的诅咒

偶然在朋友圈看到当年同期的创业项目宣布破产,我居然感到一丝嫉妒。他们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试过了”,而我们这些还在苟活的,连失败的资格都没有。就像被困在摩天轮里,既不能跳车,又看不清终点。

上个月公司终于盈亏平衡,团队吵着要庆祝。我看着香槟泡沫里扭曲的人脸,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在车库吃泡面的夜晚。那时我们至少确定自己在改变什么,现在反而不敢问这个问题了。

(结语)

创业最讽刺之处在于:当你终于学会所有规则时,游戏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游戏。但每当我想要放弃,就会想起那个便利店店员——他至少知道自己为什么熬夜。而我们这些人,不过是在用通宵达旦的表演,说服自己相信那个最初的谎言。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3612/

(0)
林凤百科林凤百科
上一篇 5天前
下一篇 5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