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姑且叫他老张吧——去年辞了年薪50万的工作去创业。三个月后,我们在街边大排档碰头,他灌了两瓶啤酒,突然盯着油腻的桌面说:”我现在算是明白了,创业就是一边被雷劈,一边背乘法口诀表。”
这话听起来荒唐,但仔细想想,还真他妈精准。
1. 平衡木上的杂技演员
所有创业指南都不会告诉你:最耗精力的从来不是”大事”,而是那些像502胶水一样粘在鞋底的小麻烦。比如老张做智能硬件,好不容易谈妥代工厂,结果因为包装盒上一个像素的色差,和设计师吵了整整三天。
这让我想起第一次玩独轮车的感觉——你以为重点是保持前进?错了。真正的折磨在于要同时控制车把、蹬踏板、保持重心,还得留意路边突然窜出来的野狗。创业也是这样,所谓”战略方向”往往败给”打印机卡纸”这种破事。
2. 暴雨中的模糊地图
去年参加创业路演,有个小伙子PPT第一页就写着:”我们的竞品是运气”。台下哄笑,但我看到好几个创始人偷偷点头。
传统商业教材里,市场调研像X光片一样清晰。可现实是,你举着烛台走进山洞,烛光只能照见三步内的路——三步之外,可能是金矿,也可能是悬崖。有个做社区团购的团队,疫情时靠卖鸡蛋赚了第一桶金,现在仓库里还堆着两吨当初”战略储备”的黄豆。
3. 最荒诞的悖论
这里有个黑色幽默:创业最需要的两种品质——偏执的自信和清醒的自我怀疑——根本就是精神分裂。就像我认识的一个95后CEO,白天在投资人面前吹”我们要颠覆行业”,深夜在办公室算账时却抖得握不住计算器。
某种程度上,创业者都是当代西西弗斯。区别在于,希腊神话里的石头好歹是个规整的球形,而现实中的巨石可能突然长出刺来,或者在你推到半山腰时变成棉花糖。
4. 那些没说出口的真相
• 融资成功的庆功宴上,总有人躲在洗手间吐
• 所有”颠覆性创新”最初看起来都像笑话(还记得当初有人说要把手机和相机合体吗?)
• 员工离职时说的”个人发展原因”,翻译过来往往是”老子受够了你们的混乱”
上个月又见到老张,他的项目居然活下来了。问秘诀,他掏出手机给我看屏保——是张独轮车照片,车座上用马克笔写着:”别低头看脚蹬,看你想去的地方。”
虽然我严重怀疑这话是他现编的。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