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盘后盯着屏幕发了半小时呆。隔壁工位的老王探头问:”吃面了?”我摇头:”在思考人和市场到底谁更荒谬。”
这话听起来有点装,但真是我此刻的感受。上周三在陆家嘴天桥遇到个卖炒饭的大爷,油渍斑斑的推车上贴着二维码,旁边硬纸板写着”十年老韭菜免费咨询”。我鬼使神差买了份加火腿肠的,大爷边颠勺边说:”你看这锅气,得在临界点翻勺才香——跟你们炒股的止盈止损不是一个道理?”铁勺敲着锅沿铛铛响,”但你们啊,总想把煤气灶改造成印钞机。”
这话让我想起去年在敦煌沙漠看星空时突然收到的爆仓短信。当时银河悬在头顶,手机屏幕在黑暗里刺眼地亮着,某种荒诞感劈头盖脸砸下来——人类一边用最精密的算法预测未来,一边对着闪烁的红绿数字举行集体催眠仪式。
最近AI选股模型开始推荐寺庙概念股,说是年轻人求佛炒股两不误。这倒揭示了个真相:当确定性消失时,玄学和算法本质上都是安慰剂。我表弟的私募团队甚至给交易系统装了藏传佛教诵经音效,美其名曰”阿尔法念力加持”。
真正令人后背发凉的是,我们可能正在集体参演一场没有剧本的行为艺术。上周某龙头股涨停仅仅因为董事长被拍到在素菜馆吃饭——解读成”布局大健康赛道”,而实际人家只是吃腻了火锅。这种集体幻觉比任何技术指标都值得写进《人类非理性研究年鉴》。
或许该学学那个卖炒饭的大爷。他现在改行教瑜伽了,朋友圈最新动态是:”教大家K线拉伸体式,被套时练特别有效”。你看,这才是真正的风险对冲——当预测失效时,至少还能获得身体的柔韧性。
收盘钟声又响了,各位不妨问问自己:今天是被算法驯化,还是驯化了算法?或者,我们早就成了K线图里那个上下跳动的像素点?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