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炼金术:当数字吞噬灵魂

去年深秋,我在陆家嘴某栋写字楼的37层,目睹了一位基金经理对着闪烁的屏幕突然哽咽。他刚清仓了持有八年的医药股,那些代码曾是他博士论文的延伸,如今只是止损单上一串冰冷的数字。玻璃幕墙外,黄浦江货轮呜咽,屋内Bloomberg终端机嗡嗡低吟,像某种赛博超度仪式。

基金本质上是一场集体幻觉——我们相信陌生人的智慧能超越市场,却忘了所有阿尔法收益都构建在他人失误之上。我认识个私募朋友,每天早课是诵读孙子兵法与黑天鹅,交易台上永远摊着周易和蒙特卡洛模拟报告。有次他醉后吐真言:”所谓量化模型,不过是把人类的贪婪封装成数学公式,再用Python给魔鬼梳妆打扮。”

真正令我毛骨悚然的是基金行业的语言腐败。”价值投资”变成套牢者的遮羞布,”长期持有”沦为渠道销售的话术,”风险控制”不过是把止损线从-20%改成-15%。某百亿基金的路演PPT上,基金经理与巴菲特合影的PS破绽藏在手表镜面反光里——这荒诞程度堪比用美图秀秀修饰尸检报告。

当下最诡异的趋势是ESG基金的道德狂欢。某知名新能源基金前十大重仓里,光伏企业正在把新疆沙漠变成硅片农场,锂电池厂商的刚果钴矿童工影像在BBC循环播放。绿色溢价本质上是对罪恶感的定价,就像中世纪赎罪券的电子变种。我的朋友一边定投环保基金一边抱怨:”每次看到净值上涨,都感觉有只北极熊在我账户里饿死。”

投资基金

或许我们都搞错了方向。基金不该是财富增值器,而是人性的显微镜。当你看到某只网红基金三个月规模暴增五百亿,那不是理财觉醒,是群体性癫狂的金融显影——就像2021年那些冲进白酒基金的年轻人,把茅台K线图当成通往丈母娘客厅的密码。

最近我迷上研究清盘基金名录。那些代码像幽灵船残骸漂浮在数据库深处,最大回撤-67%的消费基曾贴着”国民理财首选”标签,某前冠军基金经理的道歉信还挂在官网,点击量比不上公司前台养的柯基犬生日视频。这行最残酷的隐喻或许是:所有基金终将死去,但管理费永垂不朽。

投资基金

今夜我又打开账户,持仓基金净值跳动像垂危病人的心电图。突然想起那个崩溃的基金经理最后说的话:”我们都在给资本做殡葬美容,却假装参与创造价值。”窗外无人机正组成某基金公司的广告标语——”让投资回归美好生活”。光点组成的笑脸在雾霾里颤动,像一场电子招魂。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3176/

(0)
林凤百科林凤百科
上一篇 21小时前
下一篇 21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