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我盯着手机屏幕,朋友圈里又刷到一条动态:“宝妈在家带娃,月入五万不是梦!”配图是一张转账截图和一堆包装花哨的产品。我叹了口气,想起两年前自己也差点掉进这个漩涡。
微商,这个被捧上神坛又踩进泥里的行业,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1. 微商不是卖货,是卖人设
很多人以为微商就是发发朋友圈、卖卖货,太天真了。真正的微商高手,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人设”。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做得好的微商,朋友圈永远光鲜亮丽?今天在高端酒店喝下午茶,明天在豪车4S店提车,后天又在某个海岛度假。他们不是在炫富,而是在制造幻觉——“跟着我,你也能这样。”
我曾认识一个做护肤品的微商,她每天发的不是产品广告,而是自己精致的生活片段:晨跑、读书、插花、健身。半年后,她的代理团队从5个人扩张到300多人。后来我才知道,那些“精致生活”有一半是摆拍,豪车是租的,酒店下午茶是蹭朋友的。但重要吗?不重要。因为人们买的不是产品,而是“我想成为你”的欲望。
2. 微商的核心矛盾:信任经济 vs. 信任透支
微商本质上是一门“信任生意”。你相信这个人,才会买她的东西。但问题在于,微商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必须不断扩张代理,而代理越多,产品质量和服务就越难把控。
我有个朋友,曾经是某微商品牌的“钻石代理”,月入十几万。但后来,她悄悄退出了。问起原因,她说:“我卖的东西,我自己都不敢用。”
这就是微商最大的悖论——它依赖信任,却在透支信任。第一批人赚到钱,是因为他们真的相信这个产品;第二批人赚到钱,是因为他们相信第一批人能赚钱;到了第三批、第四批,产品本身已经不重要了,大家只是在玩一场“谁跑得快”的游戏。
3. 微商的尽头,是孤独
很多人觉得微商自由,不用打卡,在家就能赚钱。但很少有人提它的另一面——孤独。
我采访过几个全职微商,他们的一天通常是这样的:
– 早上6点起床,开始刷屏发朋友圈;
– 中午一边吃饭一边回复客户消息;
– 晚上11点还在群里培训代理;
– 凌晨2点,盯着手机等最后一个客户付款。
没有同事,没有社交,甚至没有“下班”的概念。他们的世界只剩下两部手机、几个微信群,和永远刷不完的朋友圈。
有个做了三年微商的女孩告诉我:“最可怕的是,我发现自己已经不会正常聊天了。每次和朋友见面,三句话不离‘要不要试试我家新品’。”
4. 微商还能做吗?
能,但玩法变了。
以前的微商靠“洗脑+囤货”模式,现在这套行不通了。未来的微商,必须回归本质——产品+真实。
– 如果你真的相信某个产品,那就专注卖它,别搞层层代理。
– 如果你只是想赚钱,那不如直接去做直播带货,至少不用压货。
– 如果你只是不想上班,那微商可能比上班还累。
微商不是捷径,它只是一门生意。而任何生意,最终拼的都是价值,不是套路。
——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如果你身边有人做微商,别急着嘲笑或羡慕。他们可能比你更焦虑,也更孤独。这个时代,谁不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活下去呢?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