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路过淮海路,看到那排老梧桐又被修剪了枝桠。我突然想起十年前刚来上海时,认识的一位在陆家嘴做资产管理的朋友。某个秋天的傍晚,我们坐在梧桐树下喝啤酒,他突然说:”知道吗?这些梧桐树才是真正的理财大师。”
我当时笑他喝多了。但现在回想,这话竟藏着几分真理。
梧桐树从来不会在春天急着开花,也不会在夏天疯狂生长。它按着自己的节奏,该落叶时绝不眷恋枝头,该抽芽时也从不犹豫。这种定力,恰恰是大多数理财者最缺乏的品质。
我见过太多人把理财当成百米冲刺。去年基金火爆时,有个90后同事把婚房首付全押了进去,结果今年开春就蔫了——每天盯着K线图的样子,活像棵被台风刮歪了的小树苗。最讽刺的是,他一边割肉赎回,一边又悄悄问我:”听说最近黄金不错?”
这种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我们总在追求”速生梧桐”,却忘了任何值得拥有的财富,都需要年轮般的积累。就像我外婆那本泛黄的存折,从1978年开始每月雷打不动存5块钱,四十年后竟然变成了老房子拆迁时最硬的底气。
但慢不等于钝。梧桐树的智慧在于,它既保持着自己的生长节奏,又敏锐地感知着四季变化。我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时,有位做实业起家的老先生反而加仓了。他说:”梧桐树秋天落叶不是认输,是在为春天蓄力。”果然,三年后他的资产翻了倍。
现在的理财市场越来越像游乐场——比特币过山车、NFT套圈游戏、元宇宙摩天轮,到处都是炫目的霓虹灯。但真正能带你回家的,往往是那张最不起眼的公交卡。我认识的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私下说,他现在最看好的是…国债逆回购。这话要在酒桌上说,估计能冷场三分钟。
最近有个现象很有意思:95后开始流行”躺平理财”,不追热点不炒概念,就定投指数基金。表面看很佛系,实则暗合梧桐哲学——既然判断不了风向,就扎根土地慢慢长。反倒是一些资深股民,还在迷恋”涨停板神话”,像个追着蒲公英跑的孩子。
说到底,理财或许从来都不是数学题,而是哲学题。它关于时间,关于耐心,关于在喧嚣中保持安静的勇气。就像那些梧桐树,经历战火、台风、拆迁,却依然站在街角,用年复一年的绿荫回答着所有关于成长的命题。
黄昏时我又路过那片梧桐,夕阳把树影拉得很长。突然觉得,如果这些树会说话,大概只会淡淡说一句:”急什么?我见过一百个牛市熊市了,你们人类啊…”
(完)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