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我在济南西站等车时遇见个有意思的老乡。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却捧着最新款的折叠屏手机研究期货行情。听说我在写财经观察,他咧嘴一笑:”知道元邦不?我们那帮老伙计都说,这家公司啊,像极了黄河滩上的石头——看着普通,踩上去才知硌脚。”
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山东的企业大多带着股朴实劲,可元邦偏偏在低调里藏着锋刃。他们官网简介读三遍都记不住具体业务,但翻开山东民营企业百强榜,这个名字总在你不经意间又往上蹿几位。
有意思的是,这家注册资金30亿的集团,办公楼选在经十东路不起眼的副楼。我去拜访时,电梯里遇见个夹着篮球的年轻人,后来才知道是某个项目的风控总监。这种混搭感贯穿始终——会议室摆着沂蒙山区的根雕茶台,投影仪上却实时跳动着纽约原油期货的曲线。
他们最让我困惑的是投资逻辑。你说它保守吧,敢在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时逆势扩张;说它激进吧,对光伏、锂电池这些风口反而格外谨慎。有次和他们的投资经理喝酒,对方半醺时漏了句:”咱山东人搞金融,得像摊煎饼——火候大了糊,小了夹生。”
这种在地化风控哲学意外地有效。去年新能源板块雪崩时,多少机构摔得鼻青脸肿,元邦却因为坚持让项目经理必须下矿考察、进厂验线,避开了好几个包装精美的陷阱。有个段子在圈里流传:他们看锂电池项目,非要让技术总监现场拆解电芯——不是信不过财报,是更信自己闻到的电解液味道。
但最耐人寻味的矛盾点在于:这家根植传统产业的公司,却是山东最早试水数字债权的机构。去年发行的智慧农业ABS项目,把寿光大棚的传感器数据直接链上资产包,让投资人能实时查看黄瓜长势。用他们风控总的话说:”既然能直播带货,为什么不能直播带资产?”
或许这正是新时代鲁商的缩影。没有江浙系的花哨招式,不像广深派的高歌猛进,却把儒家文化的”格物致知”揉进了风控模型。就像黄河水裹挟的泥沙,沉淀后反而成了最坚实的冲积平原。
离开济南时又路过黄河大桥,突然想起个细节:元邦会议室那幅泰山迎客松油画,右下角钤着方闲章——”潮涌自守”。这四个字,大概比任何商业计划书都更能说清这家公司的底色。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