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融资租赁开始“抢人”:一场关于金钱与信任的隐秘游戏

上周和一位老友喝酒,他半开玩笑地问我:“你说现在什么行业最缺人?不是互联网,也不是新能源,是融资租赁公司。”我抿了一口威士忌,心想这话题可真够冷的。但转念一想,他说的或许没错——这个藏在金融产业链深处的行业,正在上演一场不为人知的“人才争夺战”。

不只是“借钱买设备”那么简单

大多数人听到融资租赁,第一反应就是“帮企业分期买设备的中介”。这种理解不能说错,但实在太肤浅了。我曾经接触过一家专门做医疗设备租赁的公司,他们的业务总监告诉我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我们卖的从来不是资金,而是风险定价的能力。”

这话乍听有点装,但细想确实如此。去年有家初创医院想引进一台价值千万的核磁共振设备——银行觉得风险太高不肯放贷,设备厂商又要求全款。最后还是融资租赁公司设计了一个结构化方案:用设备未来的现金流做质押,引入保险公司做风险分担,甚至把设备残值处置都纳入了考量。

融资租赁公司招聘

所以说,优秀的融资租赁人才,得是数学家、律师、销售和心理师的混合体。他们要能算得清现金流,看得懂法律条款,搞得定难缠的客户,还得学会在酒桌上判断对方的还款意愿——这种复合型人才,比大熊猫还稀缺。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来?

有意思的是,这个行业给出的薪酬其实相当诱人。初级岗位起薪就能到20万+,资深项目经理年薪百万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但为什么还是招不到人?

我认识一个95后金融硕士,他的说法很代表年轻人想法:“每天对着Excel表算折旧率,和中年老板们应酬喝酒,听着就很boring(无聊)。”更现实的是,这个行业缺乏光鲜的“品牌效应”——在相亲市场上说自己在融资租赁公司工作,远不如说自己在投行或互联网大厂来得有面子。

某种程度上,这行当还保持着某种老派的江湖气。去年有家公司在招聘要求里明确写着“能喝半斤白酒者优先”,虽然很快删掉了这条,但这种思维在很多老板脑子里根深蒂固。说到底,他们要找的不是打工人,而是能一起“打江山”的兄弟。

数字化正在改写游戏规则

但变化也在发生。最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头部租赁公司开始大规模招聘数据科学家和算法工程师。某家公司的技术总监跟我说,他们正在开发一套智能风控系统,能用机器学习预测设备贬值曲线——这活以前全靠老师傅的“经验之谈”。

某种程度上,这行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变革。传统的“关系型业务”正在被“数据型业务”替代,那些只会喝酒搞关系的业务员,迟早要被懂数据、懂模型的年轻人取代。这种转变带来的阵痛很真实——我认识个从业二十年的老业务,最近在苦学Python,说是怕被95后下属看不起。

什么样的人能活下来?

观察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我发现能做得好的往往是那些“反差感”很强的人。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女项目经理,白天穿着西装和客户谈几个亿的合同,晚上在直播间卖珠宝——她说这两种身份都需要极强的共情能力和风险意识。

这个行业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它本质上做的是信任生意,但从业者却要始终保持怀疑精神。好的业务员要能在举杯畅饮时保持清醒,在对方掏心掏肺时暗自评估还款能力,这种分裂感不是每个人都承受得了。

所以下次看到融资租赁公司的招聘广告,别只觉得是招“金融销售”。他们找的可能是能读懂人性的心理学家,能预判未来的数据侦探,或者是能在刀光剑影中保持微笑的谈判专家。毕竟,这个时代最贵的从来不是钱,而是识别价值和风险的那双眼睛。

(写完突然想到,也许最该来干这行的是那些经历过P2P爆雷的从业者——毕竟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得风险的代价)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2110/

(0)
林凤百科林凤百科
上一篇 2025年9月2日 下午12:31
下一篇 2025年9月2日 下午12:31

相关推荐

  • 融资成本背后的隐形游戏规则

    上周和一位做私募的朋友喝酒,他半开玩笑地甩出一句话:“现在市场上真正懂融资成本的,可能比会徒手解RSA加密的人还少。” 我当时差点被威士忌呛到——不是因为话多犀利,而是突然意识到,…

    2025年9月2日
  • 资本的温度:当尚融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

    上周和做私募的老王喝酒,他抿着威士忌突然冒出一句:”你说现在这些资本管理公司,名字里都爱带个’尚’字或’融’字,听着挺高…

    2025年9月26日
  • 当资本成为燃料:TT融资背后的流量悖论

    上周和老王喝酒,这厮突然神秘兮兮地问我:“你说TT这轮估值是不是虚高了?”他刚从某互联网大厂离职,正琢磨着要不要把全部积蓄投进某个TT概念基金。我盯着杯子里晃动的精酿啤酒泡沫,突然…

    2025年9月4日
  • 融资服务居间协议:藏在条款里的权力游戏与人性博弈

    上周和一位做医疗器械的朋友喝酒,他半醉时突然拍着桌子说:”签那份融资居间协议时,我感觉自己像在签卖身契——明明是我出钱请人帮忙,最后却成了最弱势的一方。”这…

    2025年8月22日
  • 当资本驶入慢车道:地上铁融资背后的冷思考

    上周和一位做城市运营的朋友喝酒,他半开玩笑地说:“现在搞融资,不提‘智慧物流’和‘绿色出行’,投资人连咖啡都不愿意跟你喝。”这话让我想起去年在深圳湾看到的那排崭新的新能源物流车——…

    2025年9月4日
  • 当公司开始借钱:融资券背后的微妙博弈

    上周和一位做私募的朋友喝酒,他半开玩笑地说:“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新型体检——看企业发不发融资券。”我抿了口威士忌,突然想起三年前参与过的一个项目。当时那家制造业龙头突然宣布发行50…

    2025年9月4日
  • 股权融资:一场精心策划的“婚姻”还是“卖身契”?

    去年冬天,我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家咖啡馆里偶遇了一位老朋友。他原本是个典型的“技术宅”,满脑子代码和产品逻辑,但那天他西装革履,面前摆着一台MacBook和一堆印着“Term Shee…

    2025年9月16日
  • 融资贷款利率

    利率的暗面:当数字吞噬了创业者的灵魂 三年前,我在上海陆家嘴某家咖啡馆无意中听到了邻桌的对话。一个穿着略显皱巴西装的中年男人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喃喃自语:”年化7.2%,等…

    2025年10月19日
  • 被资本凝视的独角兽马戏

    上周我被拉去参加一场投融资路演。空调温度低得像是要冻结创业者的激情,投影仪的光束切开烟雾,台上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正用亢奋的语调描述着“颠覆性创新”——这个词在本世纪被滥用的程度,大概…

    2025年10月11日
  • 融资余额:A股的情绪温度计

    上周和老王喝酒,这位二十年股龄的老韭菜突然盯着手机屏幕叹气:”又破1.5万亿了,这帮人真是记吃不记打。”我凑过去一看,果然是两市融资余额数据。这个被多数散户…

    202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