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印钞机:当冰雪梦想撞上商业现实

去年冬天在崇礼,我裹着羽绒服看一群南方游客在初级道上摔得人仰马翻,他们每摔一次,雪场老板的手机就响起支付宝到账的提示音——这大概是我听过最魔幻的冬日交响曲。很多人以为建滑雪场就是铲片山坡铺层人造雪,但真要掐着计算器算这笔账,你会发现这根本不是造雪场,是在雪地里铺金砖。

先说个反常识的结论:你可能花8000万建个中级雪道,最后赚钱的却是雪具店里198元一套的滑雪照套餐。我认识个山西煤老板,砸了1.2亿建雪场,最后靠教小朋友滑冰的冬令营续命。雪场这玩意儿就像个镶金边的吞金兽——造雪系统每小时的耗电量够整个县城亮一夜灯,魔毯缆车的维护成本比养个交响乐团还烧钱,更别说那些随时要更换的雪板固定器,磨损速度比网红变脸还快。

最要命的是气候赌局。去年暖冬,河北某雪场开着造雪机跟老天爷拔河,电费账单长得能绕雪场三圈。结果元旦气温突然飙到15度,融化的雪水把老板的奔驰轮胎都没了顶——后来他在员工群里发语音,带着哭腔说这是”冰雪消融式破产”。

但你说这行没搞头?也不尽然。现在雪场早就不靠卖门票过日子了。真正赚钱的是那些”雪地周边经济”:教练私下带课抽成比华尔街交易员还狠,雪具店租次护臀比租婚纱利润高,连烤肠摊都能月入十万——毕竟零下十度啃淀粉肠的幸福感,可比滑雪容易获得多了。

人工滑雪场需要多少投资

有意思的是,现在最新玩法是”反季营销”。夏天把雪道改成滑草场还算常规操作,有家东北雪场甚至搞出婚纱摄影基地,让新人们在35度高温里穿着貂皮摆拍雪地浪漫。最绝的是某南方室内雪场,把冰雕区租给生鲜电商当金枪鱼冷藏库——这跨界混搭让我恍惚觉得,下次去滑雪说不定能撞见穿滑雪服的快递小哥扛着三文鱼溜冰。

说到底,滑雪场早就不只是运动场所,而是个打着冰雪幌子的情绪消费综合体。那些穿着最新款Burton雪服摆拍的年轻人,买的不是滑雪体验,是朋友圈九宫格里的中产生活幻觉。从这个角度说,雪场最成功的投资根本不是造雪机,而是那些能把摔跤拍出奥斯卡感的跟拍摄影师。

所以你要是真问我投资额度?我会说准备好两个亿,其中八千万留给抖音热搜采购费——毕竟现在雪场能不能活,看得不是雪道坡度,而是能不能孵出个穿比基尼滑雪的网红。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2023/

(0)
林凤百科林凤百科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 投资小:一场被高估的精致穷

    朋友上个月在朋友圈晒出咖啡拉花证书,配文“最小而美的自我投资”。我盯着那张薄纸片,突然想起三年前在清迈夜市遇见的银匠。他用半辈子积蓄盘下两平米摊位,手指布满烫痕却笑着说:“这才是投…

    1天前
  • 小本生意:那些被低估的“慢钱”游戏

    去年夏天,我在老家县城偶遇了初中同学大军。他辞去深圳电子厂的工作,在街角支了个不到五平米的凉粉摊。当我听说他靠这个不起眼的小摊月入两万时,手里的冰美式突然变得索然无味——我在写字楼…

    2025年8月27日
  • 小投资养殖:一场与自我的漫长谈判

    去年秋天,我在皖南山区遇到一位养石蛙的老陈。他的养殖场藏在竹林深处,十几个水泥池子依山而建,总投资不到五万。当我夸他“眼光独到”时,他却苦笑着掏出一包皱巴巴的黄山烟:“哪有什么眼光…

    15小时前
  • 当资本遇见理想主义:中关村投资人的双重人格

    上周在三里屯的咖啡馆里,偶遇一位挂着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胸牌的投资人。他正对着笔记本电脑皱眉,手指在计算器上飞快跳动,嘴里嘟囔着”估值模型对不上”。当我好奇地…

    3天前
  • 路网与人心:惠州交投的隐秘叙事

    去年深秋,我因项目调研在惠州西湖边的一家老茶馆等人。窗外细雨迷蒙,摩托车与新能源车在湿滑的街道上交织穿梭——这种奇异的交通生态,突然让我意识到一座城市的脉络究竟由谁在暗中塑造。等待…

    2天前
  • 当“铁军”遇上市场:昆仑投资的转型阵痛与突围密码

    去年冬天,我在成都西站换乘时偶然注意到站台广告栏里“中铁建昆仑投资”的标识——那个熟悉的铁建LOGO下方,竟印着“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的字样。这个发现让我愣了几秒,就像看到一位常年…

    2天前
  • 投资这行当,说到底是在赌人性

    上周在三里屯喝精酿时,隔壁桌两个穿着定制西装的男人正高声谈论港股走势。其中一个突然压低声音说:”知道领瑞最近那波操作吗?简直教科书级别的反向收割。”泡沫升腾…

    2025年8月23日
  • 商铺投资,别被“回报率”骗了

    去年在杭州考察一个社区底商项目,开发商销售经理拿着激光笔在沙盘上激情四射地比划:“我们这个铺子年回报率保底8%!”旁边一对退休教师夫妇听得眼睛发亮,让我想起十年前父母差点被类似话术…

    2025年8月24日
  • 投资圈的语言游戏:当英语成为隐形门槛

    上周在陆家嘴的咖啡厅,我无意间听到邻桌两位基金经理的对话。其中一人正用流利的英语进行视频会议,夹杂着”alpha generation”、”du…

    2025年8月25日
  • 原始股投资:一场精心包装的幸存者偏差游戏

    上周和做FA的朋友喝酒,他讲了个让我后背发凉的故事:某家连年亏损的生物科技公司,靠着”抗癌新药研发中”的PPT,三年内通过原始股募了七轮资,最后一轮估值竟比…

    2025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