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我蹲在共享办公空间的男厕所里,手里攥着通马桶的皮搋子,突然理解了创业的本质——它从来不是商业计划书里那些漂亮的增长曲线,而是你不得不亲手处理那些没人告诉过你的屎尿屁事。
(一)创业教父们没告诉你的真相
MBA课堂里教授们总爱讲”颠覆式创新”,却没人教你当咖啡机坏了该怎么用微波炉加热速溶咖啡。去年在深圳见了个90后创业者,他公司估值过亿,却偷偷问我知不知道哪家打印店凌晨三点还营业。”投资人要看纸质版财报,可我们的行政小姑娘早下班了。”他搓着通红的眼睛说,”总不能跟资本说我们连个碎纸机都没买吧?”
这让我想起彼得·蒂尔在从0到1里说的垄断优势,可现实是大部分创业者都在和楼下沙县小吃抢最后一份蒸饺。所谓蓝海战略?更多时候是你在红海里扑腾得满身是伤,还要笑着对员工说”我们在创造新赛道”。
(二)那些反常识的生存法则
1. 完美主义会杀死初创公司。我见过太多团队在PPT配色上纠结两周,却放任核心客户被竞对挖走。有个做SaaS的朋友,产品上线时后台还有三个致命bug。”要是等到全部修好,”他灌了口啤酒,”我们早饿死了。”
2. 热情是最危险的燃料。去年冬天某个加班夜,我们的CTO突然把键盘摔在地上:”老子受够了用爱发电!”后来才明白,真正持久的不是熊熊燃烧的激情,而是像老式火车头那样稳定的”咯吱咯吱”往前拱的耐力。
3. 最该防的不是竞品,是自我感动。当你在朋友圈发第九张加班照时,可能客户正被那个从不晒图的务实对手悄悄签走。有次路演,某创始人花了20分钟讲情怀,直到评委打断问:”所以你们上月真实复购率是多少?”全场静得能听见空调出风口结冰的声音。
(三)关于失败的黑色幽默
创投圈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失败两次是经验,失败五次就成了污点。但我在798认识个连续创业七次的老哥,他办公室墙上挂着所有倒闭公司的工牌,美其名曰”阵亡将士纪念碑”。最近他第八个项目居然拿到了融资,庆功宴上他说:”知道吗?那些成功学漏掉了最重要的变量——运气。就像打麻将,技术再好也架不住上家总截胡。”
这让我想起创业维艰里那句”每当我读到管理类书籍,都会觉得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现在倒觉得,或许真正的创业原理就藏在凌晨四点的便利店便当里,在投资人皱眉时手心的冷汗里,在那个终于学会对员工说”这事怪我”的瞬间里。
尾声:
现在每次路过那间共享办公室,我都会多看两眼男厕所。据说后来有个00后创业者在那马桶上想到了千万级创意——如何用区块链解决写字楼卫生纸供应问题。你看,这就是创业最迷人的地方:当你以为自己在处理最肮脏的现实时,说不定正坐在下一个奇迹的诞生地上。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