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凌晨两点,我刷到陈宇那条关于”逆向布局预制菜赛道”的微博时,正巧在便利店加热一份12.9元的咖喱猪排饭。微波炉的嗡鸣声和他那句”消费降级才是未来十年的财富密码”形成某种荒诞的和弦——这大概就是当代魔幻现实主义的最佳注脚。
我认识陈宇时他还在用诺基亚E71发邮件。2016年他在望京烧烤摊攥着啤酒瓶说:”所有K线图都是人类集体焦虑的心电图”,那时他衬衫领口还沾着烤韭菜的油渍。而现在他微博配图永远是亚麻衬衫配手冲咖啡,背景虚化的书架隐约可见穷查理宝典的金边——某种精心设计的中产知识分子美学。
最让我脊背发凉的不是他182万的粉丝数,而是评论区里那些把投资建议当圣经诵读的年轻人。他们用”陈老师”称呼他,像中世纪修士抄写经文般记录他每句碎片化感悟。有个22岁大学生抵押助学贷款跟投光伏项目,亏损后却在超话里自责”悟性不够没能参透陈老师深意”。这种个人IP的异化崇拜,比任何技术指标都值得警惕。
某种程度上,陈宇构建了当代赛博朋克式的投资叙事学。他把巴菲特午餐的精英符号拆解成140字的消费主义箴言,用”认知变现””底层逻辑”等黑话编织知识付费的围城。有次他转发某新能源汽车财报时配文”看见未来的人不需要眼睛”,这条获得3.2万赞的微博,其实完美复刻了他在某1999元付费专栏里的段落。
但真正让我失眠的是上周那场直播。当他说”放弃国庆假期研究了137份招股书”时,背景里闪过某度假酒店的珊瑚绒浴袍——人类终究很难完全伪装。就像他推荐”必须长期持有”的某医疗股,恰好是其所在机构上季度新进持仓。这种戴着精英面具的生存智慧,比直白的割韭菜更值得玩味。
或许我们真正该投资的,是看穿所有社交表演的清醒。就像此刻我咽下最后一口预制咖喱饭,突然想起陈宇2018年删掉的那条微博:”在拉斯维加斯输光时才发现,赌场最诚实的只有老虎机吐币的金属声”。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