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用场景代入)
上周三凌晨三点,我的老同学阿强突然打来电话,背景音里还夹杂着婴儿啼哭。”老张,你说这大决策的退款通道到底藏哪儿了?”他沙哑的声音里带着股魔幻现实主义的气息——一个刚当爹的菜鸟股民,在尿布和K线图之间寻找人生出路。
(制造矛盾冲突)

这事儿得从半年前说起。当时朋友圈突然刮起一阵”AI量化投资”的妖风,那些晒收益图的账号头像不是莲花就是貔貅。大决策股市赢家的广告更是邪门,把《华尔街之狼》的片段和《新闻联播》的解说词剪在一起,最后跳出个二维码,写着”扫码领取主力资金动向”。
(个人化观察)
我注意到个有趣现象:这些平台的客服永远在”即将下班”状态。下午三点问退款,他们说”风控部门已下班”;早上十点咨询,变成”财务系统正在结算”。就像小区门口永远”最后三天清仓”的服装店,营造着诡异的时空错乱感。
(反常识观点)
很多人以为退款难是技术问题,其实这是精心设计的”情绪消耗战”。他们深谙行为经济学里的”沉没成本效应”——当你连续七天在不同时段提交过身份证照片、银行卡照片、手持身份证照片后,就会产生”都折腾到这地步了不如再试试”的赌徒心理。
(行业黑话运用)
这些平台把”智能投顾”玩成了”智能投坑”,用”量化策略”包装”随机波动”。有个做私募的朋友跟我说漏嘴:”你知道为什么他们的策略回测曲线都从2014年开始吗?因为那年有个大牛市,随便什么策略都能画出45度向上的美丽线条。”
(具体操作建议)
真要退款的话,我总结出个”三不三要”原则:
– 不要相信”老师”说的补仓解套方案(那等于让赌场教你玩21点)
– 要在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联系客服(这个时段值班的通常是新手)
– 不要接受所谓的”部分退款”,坚持主张”全退+利息”(他们会计系统里其实有隐藏按钮)
(虚构但真实的细节)
最魔幻的是某次维权群里的见闻。有个大姐发现平台办公地址是虚构的,结果客服经理情急之下说:”您可以把材料寄到上海市浦东新区…呃…迪士尼乐园明日世界片区。”后来我们查证,那个地址对应的其实是创极速光轮过山车的储物柜。
(情感升华)
在这个算法当道的年代,与其研究怎么从镰刀手里讨回种子钱,不如记住我外婆说的土话:”街上白送的芝麻糖,不是沾了老鼠尿就是掺了泻药。”现在阿强改行做社区团购了,他说终于懂了什么叫”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金流”。
(留白式结尾)
昨天路过证券营业部,看见个大妈抱着”股市赢家”的易拉宝往垃圾桶塞。那塑料板卡在桶口晃悠的样子,像极了上证指数分时图上那个永远差0.01%没能突破的压力位。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