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钱坤云智能科技:当”智能”成为遮羞布》
去年冬天,我在成都春熙路一家咖啡馆里,偶然听到邻桌两个年轻人兴奋地谈论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他们口中不断重复着”区块链”、”智能算法”、”云计算”这些时髦词汇,眼神里闪烁着那种我太熟悉的光芒——那是对暴富神话的虔诚信仰。后来我才知道,他们说的正是四川钱坤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这让我想起2018年P2P暴雷潮时,我那位把养老金全部投进某”高科技理财平台”的远房表叔。当时他信誓旦旦地说:”这次不一样,人家有区块链技术!”结果呢?技术成了最好的障眼法。钱坤云的套路何其相似——把一堆晦涩难懂的技术术语熬成一锅迷魂汤,专门灌给那些对技术一知半解却又渴望搭上财富快车的普通人。

最讽刺的是,这些所谓的”智能科技”公司,往往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暴露最大的不智能。有前员工爆料,钱坤云的销售团队每天要打200个以上的推销电话,他们的”智能客服”其实后台全是人工在回复。这就像穿着燕尾服的猴子在表演——表面光鲜,转身就露出红屁股。
我不禁怀疑,我们是否正在经历一场”技术拜物教”的狂欢?当任何骗局只要披上”人工智能”的外衣就能获得信任溢价时,这个时代的技术崇拜已经变得荒诞不经。钱坤云们深谙此道:他们知道大多数人根本不会去深究那个”智能投顾系统”到底有没有机器学习模块,只要App界面做得够科幻就够了。
有位做风投的朋友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现在判断一个科技公司靠不靠谱,就看它的CTO敢不敢在技术论坛上公开答辩。”按照这个标准,钱坤云的高管们似乎更热衷于参加各种颁奖典礼——他们的展示柜里摆满了不知名机构颁发的”创新大奖”,却从不见实质性的技术白皮书。
在数字经济狂飙突进的今天,我们或许需要重拾某种”反智能”的智慧:当某个项目把技术包装得越炫酷,就越要问几个朴素的问题——它到底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为什么非得用这个技术不可?谁在为这些技术买单?就像我那位被骗的表叔后来醒悟时说的:”早知道就该问问,既然算法这么厉害,为啥还要我拉人头?”
说到底,四川钱坤云智能科技这类公司的出现,不仅是个别企业的道德问题,更是整个社会技术认知失调的症状。当我们习惯用”是否高科技”来代替”是否靠谱”的判断标准时,骗子们早就笑纳了我们主动递上的认知降级。
下次再听到”智能科技改变未来”的豪言壮语时,也许我们应该先打开天眼查,而不是钱包。毕竟,在这个算法统治的时代,最需要升级的不是我们的设备,而是防骗的”杀毒软件”。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7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