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投”变成”智取”:一个散户的血泪沉思录
(开头用场景代入而非直接控诉)
上个月某个凌晨三点,我盯着手机屏幕上九方智投推送的”绝密内参”,手指悬在”一键跟投”按钮上方,突然想起老家菜市场那个总吆喝”最后三天亏本甩卖”的鱼贩——他们眼里闪烁着同一种光芒。
一、骗局的”高级感”陷阱

大多数人对街头”炒股大师”嗤之以鼻,却容易栽在穿着西装革履的”智能投顾”手里。九方最精妙的设计,是把传统杀猪盘包装成量子波动速读般的玄学:
– 用”行为金融学”解释你的贪婪
– 拿”神经网络算法”掩盖人工喊单
– 让”科创板战略配售”听起来像中彩票
(插入个人化细节)
我见过他们某位分析师的朋友圈——早上在陆家嘴拍晨跑照片配文”纪律是投资第一课”,下午就在会员群发”紧急建仓通知”。这种分裂感,像极了健身教练偷偷往你奶茶里加植脂末。
二、维权路上的黑色幽默
(展现思考过程)
最初我尝试正经维权:
1️⃣ 收集聊天记录时发现,对方永远用语音沟通——后来才懂这叫”反取证设计”
2️⃣ 向监管投诉,收到格式回复”已转相关单位处理”,像把石头扔进黄浦江
3️⃣ 律师听完案情第一句话是:”您这金额够不上刑事立案…”
(突发奇想式比喻)
这个过程就像在玩真人版《羊了个羊》——明明看着三个相同图案,点下去永远差一个。
三、比追回损失更重要的事
(提出反常识观点)
被骗5万后我反而清醒了:与其纠结”怎么办”,不如思考”为什么上当”。所有投资骗局都在利用同一种人性漏洞——我们总相信世界上存在”不用学习就能赚钱”的捷径。
(用具体场景替代说教)
现在我再看到”擒牛战法””主力密码”这类词汇,眼前就会浮现那个场景:澳门赌场里,荷官对输红眼的赌徒说:”下一把肯定赢,要加注吗?”
(结尾留白)
最近经过九方陆家嘴总部,发现他们换了个新标语:”让投资更简单”。是啊,割韭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韭菜觉得自己在参与高科技金融革命。
(后记:制造”人类感”瑕疵)
PS:写到这里收到条短信,某证券公司的,开头是”尊敬的投资者…”——我吓得差点把手机扔进咖啡杯。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7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