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深夜,我在陆家嘴某栋写字楼的消防通道里撞见一个奇景——三个西装革履的基金经理蹲在楼梯间,手机屏幕映着他们发青的眼袋,正在热烈讨论”少商剑的买入信号比商阳剑更精准”。这魔幻现实主义的一幕,完美诠释了A股市场的荒诞美学。
一、指标江湖的”武学秘籍”
国诚这套把金庸武学嫁接量化选股的玩法,本质上反映了中国散户的集体潜意识。就像我那位把《周易》和MACD指标画在同一张图纸上的大学室友说的:”K线图的尽头是玄学。”六脉神剑指标最精妙之处,倒不是那六个花哨的剑招名称,而是它精准击中了投资者对”神秘公式”的原始崇拜——仿佛只要掌握这套”剑谱”,就能在尔虞我诈的资本市场里”一剑封喉”。

但恕我直言,这套指标里藏着一个黑色幽默:它用最现代的算法包装着最古老的赌徒心理。去年跟踪过他们推荐的”少泽剑”组合,发现在创业板指暴跌12%的月份,这个号称”见风使舵”的指标居然纹丝不动。后来才悟出,所谓六脉齐发不过是把六种传统因子(动量、波动率、市值…)套上武侠皮肤的行为艺术。
二、量化交易的”气宗剑宗”之争
这让我想起2015年股灾时某私募大佬的名言:”当少林扫地僧都开始讨论β系数,就该清仓了。”现在的量化圈确实分裂得有趣:一边是MIT博士们搭建的纳米级高频系统,另一边是各种融合了奇门遁甲、波浪理论的”玄学量化”。国诚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深谙中国投资者对”洋指标”的本能抵触——比起冷冰冰的希腊字母,显然”中冲剑”这样的本土化命名更能唤起共鸣。
不过最讽刺的莫过于,当我拆解他们去年获奖的”关冲剑”策略时,发现核心因子居然和华尔街某对冲基金的专利算法高度相似。看来所谓的东方剑法,骨子里还是西方炼金术的那套东西。就像上海外滩那些花岗岩大楼,欧式立柱上总要雕几条中国龙才卖得出去。
三、指标迷信的”走火入魔”
上个月在杭州某券商营业部,我亲眼目睹一位大爷把六脉神剑指标打印出来供在关公像旁边。这种魔幻场景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投资者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能消解焦虑的叙事。国诚的营销团队显然深谙此道——他们把枯燥的统计概率包装成武侠奇遇,让韭菜们觉得自己不是在交手续费,而是在修炼《九阴真经》。
但市场永远记得2018年那场”武侠指标”集体失灵事件。当时某知名投顾的”降龙十八掌”组合单月回撤37%,投资者才惊觉原来”亢龙有悔”说的不是止盈信号,而是自己的账户余额。这种黑色幽默每天都在上演,只不过主角从K线图换成了NFT、元宇宙或者最近大热的Sora概念。
结语:
站在南京西路恒隆广场的落地窗前俯瞰股海沉浮,突然觉得这些花花绿绿的指标就像黄浦江上的游船霓虹——再炫目的光影也照不透水下暗流。或许真正的”六脉神剑”,从来就不在什么算法里,而在于认清自己到底是段誉还是岳不群。毕竟在这个市场里,最危险的从来都不是买错股票,而是错把投机当成了武侠梦。
(后记:写完这篇文章第二天,我的股票账户又缩水了5%。看来下次得试试把交易软件改名叫”独孤九剑”才行…)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7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