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深夜,我在便利店买烟时撞见一位穿着皱巴巴西装的中年人。他正对着手机屏幕喃喃自语:”RSI指标超卖,布林带收口,明天必有一波反弹…” 那副着了魔的神情,让我想起去年在澳门赌场见过的百家乐信徒——他们都坚信自己掌握了破解随机游戏的密码。
说来讽刺,我父亲那辈人炒股看《人民日报》头版,我们这代人却对着MACD金叉和美联储议息会议的措辞分析咬文嚼字。技术分析的K线图与远古的龟甲占卜何其相似?都是试图从无序中寻找秩序的徒劳挣扎。最让我毛骨悚然的是,某券商首席分析师上周竟用《周易》卦象论证创业板见底——这行业已经魔怔到需要向三千年前的巫术求援了。
真正的预测困境在于:当所有人都相信”美联储降息必然利好股市”时,这个共识本身就会催生致命的反身性。就像2020年3月,当时所有量化模型都显示特斯拉该破产清算,但散户们用RobinhoodAPP完成了一场针对华尔街的农民起义。现在某些机构吹嘘的AI预测模型,本质上不过是把过去五年的崩盘数据喂给机器学习算法——这好比拿着2021年的地图在2024年的城市里找路。
我越来越怀疑预测本身的合法性。某个做私募的朋友私下坦言,他们每月花重金购买的”精英策略报告”,实际准确率还不如超市大妈对葱价涨跌的直觉。机构们真正在做的,是把或然率包装成确定性,用希腊字母堆砌的复杂模型给客户制造知识安全的幻觉。

或许我们该承认,股市本质上是个混沌系统。就像你无法预测下一场地震的具体震级,但可以判断哪些建筑结构更抗震。与其痴迷明日涨跌,不如研究哪些企业能在经济周期里活下来——我总偏爱那些现金流健康得像运动员心肺功能的企业,哪怕它们暂时不被市场待见。
最近让我失眠的是另一个发现:当TikTok上的投资秘籍话题播放量突破50亿次,当菜市场大妈都在讨论半导体国产替代时,这种全民狂欢本身就成了最精准的反向指标。历史总在证明,大众的共识性狂热往往是行情见顶的丧钟。
所以下次有人向你推销”精准预测模型”时,不妨问问对方能不能先预测明天早高峰哪个地铁口不排队。毕竟在确定性稀缺的时代,承认无知比假装全知更接近智慧的本质。股市从来不是数学题,而是人性修罗场——而人性,永远是最后一个被算法攻克的堡垒。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