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我被手机震动惊醒。屏幕上跳动着东京外汇经纪人的消息:”日银干预了,快看USD/JPY!”我眯着惺忪睡眼打开交易终端,看着那根突然垂直下落的K线,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又一个不眠之夜开始了。
全球接力赛:谁在操纵时间的魔术?
教科书会告诉你,外汇市场每周日22:00(GMT+8)从悉尼开盘,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依次经过东京、伦敦和纽约。但真正交易过的人都知道,这个”开盘”概念本身就是个温柔的谎言。去年在新加坡金沙酒店的酒吧里,一位退休的瑞郎交易员灌着金汤力对我说:”亲爱的,外汇市场就像高级妓女——她永远醒着,只是在不同时段换上不同的制服。”
我记得第一次意识到这点是在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当时伦敦时间凌晨4点,当BBC刚宣布计票出现逆转时,英镑/美元在亚洲市场已经暴跌500点。那些声称”等伦敦开盘再说”的菜鸟,醒来时账户早已爆仓。市场从不真正闭市,它只是在不同时区转移着它的注意力。

电子幽灵的狂欢
现代外汇市场的真正开盘时间,其实是你的经纪商服务器重启的那一刻。去年冬天我在冰岛雷克雅未克参观过一个比特币矿场,旁边就是某做市商的服务器集群。那些闪烁着蓝光的机柜里,算法在人类睡觉时发动着”凌晨突袭”——日本散户喜欢在早餐前交易,而欧洲银行的对冲指令往往在纽约午餐时间突然涌入。
最讽刺的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外汇期货每天确实有明确的开盘时间(中央时间上午8:00)。但当你看到实际成交量图表时,那根突兀的柱状图活像是对场外市场(OTC)的拙劣模仿。就像在数字时代还坚持用传真机发合同的老牌投行,仪式感大于实际意义。
我的交易日志里的秘密
翻看我2020年的交易记录,68%的盈利都发生在所谓的”非主要交易时段”。特别是澳元/日元这个货币对,在悉尼与东京交接的凌晨4-6点(北京时间)经常出现令人困惑的波动。有次我在这个时段用500美元试单,结果澳洲就业数据意外强劲,15分钟内赚了三个月房租。
但千万别被我的例子误导。去年有个上海的程序员听了我这个”秘诀”,辞职在家专职做亚洲早盘交易。上个月他在微信上找我:”为什么现在我每次进场,市场就突然反向运行?”我没忍心告诉他——当所有人都知道某个时段有规律时,做市商的算法早就调整了参数。
永恒流动的真相
外汇市场最迷人的特质,恰恰是它永远没有真正的开盘与收盘。那些试图用交易时段划分市场的人,就像用行政区域划分海洋的潮汐。记得在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里,黄金店主们会依据全球金价随时调整报价,而他们的手表永远显示着三个不同时区的时间。
所以下次有人问你”外汇几点开盘”时,不妨眨眨眼回答:”当你的止损被触发的那一刻。”在这个由光纤和算法构成的迷宫里,时间早已不是线性的刻度,而是资本流动创造的相对概念。真正的交易者都明白,我们不是在特定的时间交易,而是在所有时间准备着交易。
(凌晨5:23分,东京的早鸟们开始进场,我的手机又震动了…)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