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上周给我发来一张截图,是001471基金的最新净值。后面跟着三个大哭的表情。我盯着那个数字看了很久,突然想起三年前在陆家嘴咖啡馆听到的对话。
“年化15%太保守了,”隔壁桌的西装男晃着咖啡杯,“我买的基金去年净值翻倍。”他对面的年轻女孩眼睛发亮,像看到救世主。那时沪深300正在高点,整个咖啡馆都飘着财富自由的空气。
现在想想,我们追逐基金净值的样子,像极了在沙漠里追海市蜃楼。净值涨了就觉得自己是巴菲特再世,跌了就开始骂基金经理全家。有个数据很有意思——去年全市场偏股基金平均赚了7.2%,但基民实际收益却是负的3.1%。问题出在哪?因为我们总在净值高点冲进去,在低点割肉离场。
我有个表姐特别典型。2021年白酒基金净值巅峰时,她把给孩子存的教育金全投了进去。“隔壁老王靠这个赚了辆特斯拉。”她说这话时眼睛里的光,和咖啡馆那个女孩一模一样。现在她绝口不提特斯拉的事,倒是经常转发佛系理财,静待花开的鸡汤文。
最讽刺的是,我们真的在乎净值本身吗?某私募大佬去年跟我说了个真相:“散户要的不是净值,是要一个能让自己安心睡觉的故事。”他管理的基金净值曲线漂亮得像艺术画,但超过60%的投资者持有不到三个月。“他们不在乎夏普比率,只想知道明天会不会涨。”
最近AI炒得火热,我发现个有趣现象。有些基金名字里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净值波动大得能当心电图用,规模反而涨得最快。投资者嘴上说要看长期业绩,身体却很诚实——哪个故事刺激就追哪个,净值什么的,不过是给冲动找个数字借口。

说回001471。我特意去拉了下数据,发现个魔幻现实:这只基金去年有11次单日净值涨幅超3%,其中8次出现在周四。为什么?因为很多理财博主习惯在周三晚上吹票,散户周四集体冲进去。净值是真的,但推动净值的逻辑假得可笑。
或许我们该承认,对大多数人来说,基金净值就是个心理按摩数字。涨了证明自己聪明,跌了证明市场愚蠢。真正的理财高手,早就不看每日净值了——他们看持仓结构,看换手率,甚至看基金经理的离婚官司会不会影响操作心态。
下次再看到净值波动时,不妨问自己:我在投资的,到底是资产组合,还是自己的焦虑?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