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凌晨,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K线图,突然想起半年前那个下着暴雨的下午——那天我鬼使神差地给”高能智投”转了最后一笔会员费。现在想来,盛老师朋友圈里那些涨停板截图,就像夜店闪烁的霓虹灯,明知道是套路,却总让人忍不住想赌一把。
一、那些荐股大师不会告诉你的潜规则

我见过真正的交易高手,他们说话都带着某种令人不适的克制。而盛老师的直播间永远像在过狂欢节,背景音乐是《野狼disco》,弹幕里飘着”666″和火箭特效。这种反差让我想起老家菜市场卖”祖传秘方”的江湖郎中——真正的老中医哪需要敲锣打鼓?
有个细节很值得玩味:盛老师推荐的股票永远带着”回调到位””主力洗盘完成”这类说辞。但当你真去翻财报,会发现这些公司可能正在经历高管离职潮,或者主营业务毛利率连续8个季度下滑。这就好比有人指着辆快散架的二手车跟你说”这改装潜力巨大”。
二、我花3万块买来的血泪经验
去年双十一,我跟着他们的”黄金战法”全仓杀入某半导体概念股。当时直播间里盛老师正激情澎湃地演示”筹码分布理论”,屏幕上飘过的打赏消息像某种集体催眠。结果第二天就遇上大股东减持公告,现在那支股票的走势图比我前女友的心电图还刺激。
最讽刺的是,后来我在某私募论坛遇到个离职的课程顾问。他酒后吐真言:”你知道为什么每周三必推券商股吗?因为那天我们和营业部有联合活动…”这让我想起《华尔街之狼》里那个著名的桥段——卖垃圾股的经纪人自己从来不敢买。
三、比骗局更可怕的是自我欺骗
有个月我确实跟着赚了15%,当时觉得自己悟道了。现在复盘才发现,那不过是碰上了新能源板块的β行情——就像在牛市里闭着眼扔飞镖都能中标。心理学上管这叫”自我服务偏差”,我们总是选择性记住赚钱的操作,把亏损归结为”没严格执行老师策略”。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盛老师的助理每天雷打不动在晨会群发”昨日擒获涨停”的案例,但从不提他们同时推的另外9支表现平平的股票。这种幸存者偏差的把戏,本质上和短视频平台只给你看成功案例是一个逻辑。
四、给仍然想尝试的人几句忠告
如果你非要体验一把,记住这三个血泪教训:
1. 当老师说”这次不一样”的时候,往往每次都一样
2. 任何收取前置费用的投资建议都值得警惕(真正的资管机构靠业绩分成赚钱)
3. 那些截图可能是真的,但就像相亲照——人家不会给你看素颜证件照
就在上周,我发现盛老师的课程简介悄悄加上了”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的免责声明。这行小字,或许才是整个行业最诚实的部分。
(写完这篇文章,我默默取消了关注那个金光闪闪的公众号。投资终究是孤独的修行,哪有什么”战法”能打败人性?)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