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在一个投资社群里看到有人晒中广云智投的收益截图——年化23%,红色加粗字体像超市促销广告一样刺眼。底下跟了十几条”求带”的评论,像极了三年前我被P2P收割前看到的场景。这让我突然想起老家菜市场那个总说”最后三天清仓”却永远在甩卖的皮鞋店——金融圈的套路,有时候和街头骗术共享同一套剧本。
一、当”智能”成为新式迷魂汤

中广云智投最诱人的卖点,莫过于那套闪着AI金光的智能投顾系统。但作为一个写过量化交易脚本的码农,我太清楚所谓”人工智能选股”的真相了。去年我特意用他们的模拟盘做了测试:当输入”保守型”策略时,系统推荐的竟是某只波动率超20%的元宇宙概念股——这就像去餐厅点清蒸鱼,厨师给你端上变态辣烤串还附赠一句”大数据说年轻人就爱这个”。
更吊诡的是他们的”动态调仓”功能。有次我故意连续点击”一键优化”,结果持仓组合在科技股和白酒股之间反复横跳,手续费都够买台Switch了。这哪里是智能投顾,分明是装了弹簧的赌博机。
二、那些藏在合同缝里的吸血针
真正让我后背发凉的,是深夜翻看电子合同时的发现。在《服务协议》第8.7条的小字里写着:”策略执行间隔期间可能产生最大3%的滑点损耗”。翻译成人话就是:当系统说以10元买入时,实际成交价可能是10.3元——这个数字在震荡市里足以吃掉全部预期收益。
更绝的是他们的收费设计:0.8%的固定管理费+20%超额收益提成。听着比私募良心?但仔细算笔账:假设某年大盘涨10%,你的组合涨12%,最后到手收益是(12%-0.8%)×80%=8.96%,还不如买指数ETF。这套”不管盈亏都稳赚”的模型,让我想起《让子弹飞》里汤师爷的名言:”赚钱嘛,不寒碜。”
三、直播间里的心理催眠术
偶然点进他们的直播课,主持人正用亢奋的语调说着:”王阿姨昨天跟投新能源组合,单日浮盈5800元!”背景音乐是《华尔街之狼》同款鼓点。但镜头扫过所谓的”实盘展示”时,我分明看见持仓明细的马赛克厚得能防弹——这年头连外卖平台都敢公示后厨直播,一个标榜透明的理财平台反倒玩起神秘主义。
最精彩的戏码在问答环节。当有人问”为什么最近碳中和组合回撤15%”时,主播突然切换成痛心疾首的表情:”这位朋友要调整心态,价值投资就像种水稻…” 说着调出张贵州茅台十年走势图。好一招移花接木!把短期亏损偷换成长期主义话术,这套路比我家楼下健身房卖课的私教还娴熟。
四、或许我们该问的根本不是靠不靠谱
朋友老陈上周注销了账户,他自嘲道:”与其交钱让AI割韭菜,不如我自己手动被割,至少死得明白。”这话糙理不糙。在算法黑箱比基金经理西装更体面的年代,我们是不是过早交出了判断权?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中广云智投的APP store评论区里,五星好评大多带着”客服小李很有耐心”这类与服务无关的夸奖,而一星差评则清一色是”和宣传差距太大”的实锤。这种分裂感,像极了相亲时对方精修照片和素颜见面的魔幻对比。
说到底,当理财平台开始用”躺赚””智能””稳赢”这样的词轰炸时,聪明的投资者应该像听到”澳门赌场在线发牌”般警觉。毕竟金融圈永恒的真理只有两条:1. 收益和风险永远成正比;2. 所有包装精美的捷径,尽头多半是税务局和证监会联合施工的断头路。
(写完这篇文章,我默默打开了证券账户——还是自己亲手亏钱比较踏实,至少能买个教训。)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