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基金净值时,到底在谈论什么?
上周和老王喝酒,这位在券商干了十五年的老油条突然问我:”你说现在这些买基金的年轻人,天天盯着净值上下那几分钱波动,到底图个啥?” 他抿了口茅台,补了句让我愣住的话:”要我说,博时新兴成长这类基金,净值根本就是个障眼法。”
这话听着刺耳,却让我想起三年前帮表弟理财的糟心事。当时他非要买某只网红基金,理由简单粗暴——”净值低便宜啊”。结果呢?那基金玩命分红拆份额,净值是好看,收益率却跑不过通胀。现在看到博时新兴成长最新净值公示,我总会莫名想起表弟那张哭丧的脸。
净值这东西最会骗人。你看博时新兴成长现在单位净值不到1.5元,比某些动辄三四块的基金看似”便宜”。但真正懂行的都知道,基金净值高低和投资价值毛关系都没有——就像不能因为茅台股价高就说它不如某只低价股值得买。关键得看基金经理把资金投哪儿去了,新能源车还是光伏?半导体还是生物医药?这些才是真章。
最近有个反直觉的现象挺有意思:当全网都在热议AI风口时,博时新兴成长的重仓股里却悄悄增加了传统制造业占比。你说这是保守还是超前?我特意翻了他们二季报,发现加仓的尽是些搞工业自动化升级的”老树发新芽”企业。这种操作很妙——看似错过热点,实则吃着智能化改造的红利。这让我想起巴菲特说的”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虽然现在引用这话显得特别老套。

但必须说句招骂的话:国内主动型基金的整体超额收益正在萎缩。Wind数据显示,近三年能持续跑赢沪深300的基金不足三成。博时新兴成长虽然历史业绩亮眼,但去年那波回撤也够喝一壶的。有时候我觉得基民们像在玩俄罗斯轮盘赌——你永远不知道下次调仓时,基金经理的审美会不会突然跑偏。
我认识个90后基金经理说过大实话:”现在管钱就像在火锅里捞芝麻,既要捞得快又要捞得准。” 他说每次调仓都要做几十个压力测试模型,比追姑娘还费心思。这话听着夸张,但看看现在A股这跌宕起伏的走势,倒觉得莫名形象。

或许我们该换个视角看基金净值——别把它当成绩单,而是看作航海日志。每天的净值波动记录的是基金经理在资本浪潮里的航行轨迹,有时遇到风暴会颠簸,风平浪静时就从容。重要的是这艘船要开往正确的方向,而不是纠结今天比昨天多行进了几海里。
放下手机时我在想,或许老王说得对。当我们沉迷于净值数字的碎波动时,真正该关心的东西正在从指缝溜走——比如产业变革的底层逻辑,比如资金配置的时代性判断。这些才是决定那只代号050009的基金,最终能否穿越周期迷雾的关键。
(写完看了眼净值预估,得,今天又绿了)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