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迷雾:富来森到底在玩什么资本游戏?
上周和一位做投行的老友喝酒,他半开玩笑地问我:”你说富来森现在到底缺不缺钱?” 我抿了口威士忌,突然想起三年前在杭州的一场行业论坛上,亲眼见到富来森的 CFO 在茶歇时被五六个投资人围堵的场面。当时他脸上那种既疲惫又得意的表情,像极了在赌桌上握着一手好牌却还要假装犹豫的赌徒。
说真的,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在融资,光看官方通告简直就是在雾里看花。就拿富来森来说,去年他们刚完成B轮融资时就对外宣称”短期不再需要资金”,结果今年开年就被爆出在接触中东的主权基金——这让我不禁怀疑,企业对外宣称的资金状况,某种程度上就像约会软件上的个人简介,真实性永远要打七折。
我最困惑的是他们的业务布局。表面上在做智慧农业和碳中和,背地里却在悄悄收购一家区块链底层技术公司。这种操作要么是找到了颠覆性的商业模式,要么就是在给投资人画一张根本实现不了的大饼。记得去年参观他们示范园区时,那个穿着工装裤的工程师指着智能大棚说”这套系统能节省40%的能耗”,可当我追问具体数据时,他却突然开始大谈”生态价值闭环”——这种用概念掩盖细节的套路,像极了某些初创公司融资时的标准话术。
有意思的是,最近他们高管团队的变动也很微妙。原CFO调任战略投资委员会主席,新来的财务总监却有明显的投行背景。这种人事安排,要么是为上市铺路,要么就是在为新一轮融资做准备。我认识的一个猎头透露,他们最近在疯狂挖角有IPO经验的中层,这难道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这个市场环境下,融资未必是因为缺钱。有些企业融资纯粹是为了在资本寒冬来临前储备弹药,或者干脆就是为了用融资消息来震慑竞争对手。富来森最近在西南地区突然加速扩张,这种烧钱速度要是没有新的资金注入,恐怕连三个月都撑不住。
也许我们都想错了方向。可能富来森根本不是在寻求传统意义上的融资,而是在玩更高级的资本游戏——用项目分拆融资来反哺母公司,或者通过战略投资换取业务资源。这种操作在互联网行业很常见,但在实体产业圈还算是比较新的玩法。
说到底,企业融资就像成年人换工作,嘴上说的都是”追求新发展”,实际上八成是钱没给够或者受了委屈。下次要是看到富来森发通稿说”完成战略融资用于生态布局”,不妨多想想:到底是真的要搞大事,还是原来的投资人急着要退出变现?
(写完这些突然意识到,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知道一家企业的资本运作真相,就像永远看不透相亲对象手机里的聊天记录一样。)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