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国投资本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上周和一位做私募的老友在陆家嘴喝咖啡,他突然盯着手机屏幕喃喃自语:”又回到6块8这个魔咒价位了,这票真是磨人。”我不用看就知道,他说的是国投资本。这个代码600061的股票,最近三年就像被施了咒语,总是在6-8元的箱体里反复折返跑。
说实话,我从来不相信那些技术派画的那些花花绿绿的线。什么MACD金叉死叉,什么布林带开口收口——去年有段时间我每天盯着这些指标操作,结果完美错过了11月那波30%的拉升。最讽刺的是,当我终于忍不住追高进去,它又开始阴跌不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那种投币式摇摇车,”爸爸的爸爸叫爷爷…”,上去下来,上去下来,就是到不了终点。
但真正让我失眠的不是K线形态,而是这个现象背后的隐喻。国投资本作为央企金控平台,旗下有证券、信托、基金三驾马车,按理说应该是牛市旗手。可现实是,它的走势比90%的地方券商股都要温吞。这不禁让我怀疑:是不是正因为身负”国家队”的使命,反而被套上了无形的缰绳?就像穿着西装跳街舞,每个动作都要考虑体面。
有个细节特别值得玩味。去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自营业务收益率突然跃升到5.8%,是行业平均的两倍。但诡异的是,同期财报里证券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反而同比下降——这就像厨子不去炒菜,反而在餐厅里炒股赚钱。我不知道该夸他们转型成功,还是该担忧主营业务空心化。

最近注册制全面推行,本来应该是券商板块的重大利好。但你看国投资本的走势,利好兑现那天居然高开低走收阴线。这种”见光死”的脾性,像极了班里那个平时默默无闻、大考必然失常的乖学生。有时候我真想揪着操盘手的衣领问:你们到底在顾虑什么?是怕涨太快要被窗口指导,还是根本就没想好好做市值管理?
当然我也在反思,或许是我们这些散户太过焦虑。对于这种央企背景的金融股,用游资那套”三天不涨停就是垃圾”的标准来衡量,本身就可能是个错误。就像要求故宫的石狮子会跳探戈,既不合理也没必要。它的价值可能本就不该体现在日线波动上,而是作为资产配置里的压舱石——虽然这个说法现在听起来像极了被套牢者的自我安慰。
最近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他们的REITs布局。在大多数券商还在盯着传统经纪业务内卷时,国投已经悄悄在基础设施公募REITs领域卡住了身位。这个赛道的想象空间,可能比我们盯着每天那几分钱波动要有意义得多。虽然二级市场似乎还没意识到这点——股价依然在7元附近装睡。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个场景。去年在某券商策略会上,国投的IR负责人穿着熨烫妥帖的西装,用标准的央企腔调说着”稳健经营、防控风险”。当时觉得是套话,现在想来,或许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基因,早就决定了其股价的振幅永远跑不过那些野路子的民营券商。
所以下次当手机推送”国投资本涨幅超3%”时,我大概还是会心跳加速地点开行情软件。但可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急着追涨杀跌了——毕竟经历过十几次”假突破”之后,总算明白个道理:有些股票就像中年婚姻,刺激不足但稳定有余。你要做的不是期待天天惊喜,而是学会在平淡里找价值。
(写完看了眼行情,果然又在7.02元横盘了。得,今天又是白看一天。)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