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路过陆家嘴,偶然瞥见交通银行那栋略显老派的大楼。说来有趣,在这片被玻璃幕墙包裹的金融丛林里,它像个穿着中山装的老绅士——不张扬,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这让我想起去年在苏州分行办业务时,那位柜员居然还记得我三个月前咨询过的外汇政策,这种“人的温度”在数字化浪潮中显得格外珍贵。
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交行总是排在“四大行”之后的中游选手。但有意思的是,当我翻看他们家去年的年报时发现,其跨境金融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居然悄悄爬到了行业前三。这让我不禁怀疑,我们是否过于关注那些高调的数字银行,反而忽略了这类“闷声做事”的传统机构的价值?
我有个在私募基金工作的朋友曾调侃说,交行就像金融界的“第二眼美女”——初看平淡,细品却别有洞天。他们的离岸债券承销业务在东南亚市场的渗透程度,甚至让某些头部投行都感到压力。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某种程度上倒很符合中国人韬光养晦的智慧。
不过话说回来,最近他们推出的“元宇宙营业厅”让我有些困惑。当那位穿着虚拟制服的AI柜员用标准微笑向我问好时,我突然怀念起苏州分行那位总泡着枸杞茶的老信贷员。技术革新固然重要,但金融服务的本质终究是关于信任的人际连接,不是吗?

最打动我的是他们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布局。去年在青海调研时,我看到交行资助的一个光伏项目竟然给当地牧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益——这些看似“不性感”的基建投资,其实比任何ESG报告都更能体现金融的社会价值。这种“慢功夫”在追求快回报的当下,显得尤其可贵。
也许交行永远不会成为金融界的“网红”,但就像外滩那些历经风雨的老建筑,它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光鲜,而在于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稳健与厚重。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种“老字号”的坚守,或许正是我们最需要的定心丸。
不知道下次去办业务时,还能不能喝到那杯熟悉的枸杞茶——在这个一切都在加速数字化的世界里,某些属于人的温度,终究不该被完全替代。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6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