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小区门口的早餐摊,碰见老张——就是那个2015年满仓中车最后只能开滴滴还债的“股神”——神秘兮兮地拽住我说:“老弟,知道中广云智投998不?年化36%保本!”他油乎乎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拉出一张K线图,那走势漂亮得像是用圆规画的。
这场景太熟悉了,熟悉得让我胃疼。

一、当“AI炒股”成为新式香火钱
中广云智投998的宣传页面上,那些“量子算法”“神经网络”的术语堆砌得像寺庙里的功德箱——你往里面扔钱的时候,总觉得有股神秘力量在保佑。但你知道吗?去年我参加某私募路演,他们的CTO酒后吐真言:“所谓AI选股系统,八成是在通达信软件里写了个均线金叉提醒器。”
这让我想起老家庙里的抽签筒。摇出上上签的香客总觉得是神明指点,却不知道签文都是去年统一印刷的。现在把签筒换成服务器,解签和尚换成西装革履的理财顾问,香火钱改名叫“会员费”,本质有什么区别?
二、那些藏在百分比背后的文字游戏
他们最爱炫耀的“历史回测收益率”,就像相亲照里的PS痕迹——我邻居王阿姨的闺女在某平台做美工,她说给理财产品P图比给人像磨皮还费工夫。你知道回测数据最妙的地方在哪吗?能精准避开所有黑天鹅事件,就像考试专挑你会做的题打分。
更绝的是“保本”承诺。去年某智能投顾暴雷后,我在经侦支队看到笔录里有个金句:“我们说的保本是保本金,没说不收管理费啊”。这文字游戏玩得,连罗翔老师都想点赞。
三、我为什么宁愿相信菜场大妈的内幕消息
至少菜场大妈告诉你“白菜要涨价”的时候,你能看见她三轮车后捆着的两筐白菜。而这些智能投顾,你连他们的服务器机房是租在阿里云还是自家地下室都搞不清。
有个做私募的朋友说过大实话:“现在搞AI金融的,三分之一是骗子,三分之一自己都搞不懂AI,剩下的三分之一…正在变成前两种。”这话可能偏激,但当你发现某平台推荐的“AI精选组合”和券商晨报里的金股名单高度雷同时,就会明白什么叫“皇帝的新算法”。
写在最后:
上周老张又来找我,说准备抵押房子加仓。我给他看了张图——是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前的科技股研报,和现在某些智能投顾的宣传话术,相似得让人毛骨悚然。
也许真正的“智能”,是认清自己永远算不过人性里的贪婪。毕竟连AlphaGo都知道,有些棋局,从一开始就不该入座。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