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的深夜,窗外还零星响着鞭炮声。我盯着手机屏幕上那个被问了无数遍的问题,忽然想起去年在陆家嘴某券商大厦电梯里的场景——两个穿着定制西装的年轻人正为”节后第几天建仓最合适”争得面红耳赤,电梯门开时年纪稍长的那位突然笑了:”别忘了2018年春节,所有人等着初七开门红,结果迎头就是个-3%…”
这种黑色幽默大概只有老韭菜才懂。表面问的是几号开盘,实则是在试探节后行情的温度。今年官方公布的1月29日(初八)开市,比往年还多休了一天,但你知道吗?这个看似简单的日期背后藏着微妙的博弈。
我统计过近十年数据,春节后首周上涨概率确实高达70%,但如果你细看就会发现——真正的分水岭从来不在开盘首日。就像去年,初七那天指数勉强收红,但随后三天外资突然撤走120亿,等散户反应过来时,消费板块已经跌穿了节前底线。这种时间差战术,现在都成了机构心照不宣的收割节奏。
更讽刺的是,所有人都在盯着日历等开盘时,真正的玩家早在假期就布好了局。某个做私募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团队春节在三亚团建时,每天早会都在推演港股和A50期货的波动。”当你还在家族饭桌上讨论茅台股价时,北向资金的挂单已经堆满了交易所系统。”他说这话时晃着鸡尾酒杯,沙滩裤上的棕榈树图案显得格外刺眼。
或许我们该换个角度想:执着于具体开盘日期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就像追问春运哪天人最少——真正重要的不是日历上的红圈,而是你能否在人群躁动前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记得2020年春节后那次史诗级低开,当时所有人都在恐慌抛售,却没人注意到创业板ETF的溢价率已经飙到匪夷所思的8.7%。
所以今年当我再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总会多嘴问一句:”你账户里现在留着三成现金吗?”毕竟在A股,假期从来都不是休战期,而是换了个战场的暗牌局。开盘日期不过是发令枪响的时刻,真正的老手,早就在枪响前闻到了火药味的方向。
(后记:写到这里突然收到券商APP推送——某明星基金经理的封闭式产品选择在初七提前开放赎回。看吧,这场游戏从来都不按日历牌出牌。)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