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开盘前,我照例泡了杯浓得过头的普洱,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隔壁老张发来语音:”听说新能源板块要爆?” 我盯着前天刚割肉的锂电股此刻飘红的走势,突然想起去年在陆家嘴咖啡店听到的对话——两个穿着考究的基金经理抱怨着”现在韭菜都学会看研报了”,当时他们桌上那杯68元的冷萃还剩大半杯。
今天的盘面特别有意思。上证在3100点玩起了跷跷板,像是故意逗弄那些每天喊”突破在即”的分析师。我注意到一个反常现象:平时动不动就涨停的某元宇宙概念股,今天居然在利好公告下高开低走。这让我想起上个月参加线下投资沙龙时,某个穿着格子衫的年轻人说过:”现在的主力资金都在玩反身性游戏——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的套路。”
说实话,我越来越觉得看盘像在观察人性实验。昨天医药股集体扑街时,某个常年吹捧”价值投资”的大V悄悄清仓了持有多年的白马股。这倒让我想起个有意思的对比:去年三月市场暴跌时,真正扛住压力的反而是那些平时被嘲笑”死拿不放”的中老年散户——他们要么是真看不懂K线图,要么就是经历过太多轮回早已麻木。
最近有个危险的趋势让我后背发凉。某些短视频平台开始流行”三分钟带你看懂明日涨停股”,底下居然真有成千上万人喊着”老师带带我”。这比2015年配资疯牛时还荒谬,至少那时候大家还假装看看基本面。现在我反倒更愿意听小区门口修自行车大爷的观点——他靠着二十年攒下的五十万本金,去年光靠高速公路分红股就赚了辆新电瓶车。
说到选股逻辑,有个反直觉的现象可能很多人没注意:最近三个月跑赢大盘的个股里,有三分之一是券商研报覆盖率低于5家的冷门股。这让我怀疑机构抱团是不是已经内卷到只能互相收割的地步?倒是某些常年被忽略的传统行业股,悄悄走出的趋势线比那些热门赛道股更健康。
收盘前突然跳水那会儿,我注意到个细节:北向资金居然在逆势加仓。这场景莫名让我想起去年在青海湖见过的斑头雁——当地老向导说这些候鸟从来不会集体犯同样的导航错误。或许真正的聪明钱,永远在做着和大众直觉相反的事?
(收盘后补充)刚刚看到个数据:今天两市成交量又集中在开盘和收盘半小时。这大概就是现代股民的缩影——既没有耐心持有,又害怕完全踏空。就像我们小区总在深夜点烧烤外卖的邻居,既担心健康又戒不掉重口味。
说真的,有时候觉得判断大盘不如观察小区菜鸟驿站的包裹数量变化更靠谱。至少快递小哥不会用”预期管理”来忽悠人,对吧?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