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一位老同学喝酒,他神秘兮兮地问我:“你说现在投军工基金是不是个好时机?我看最近排名前三的那几只涨得真不错。”我抿了口酒,突然想起去年在珠海航展上遇到的一位基金经理——穿着不合身的西装,眼睛里却闪着近乎狂热的火光。“军工不是炒股,是赌国运,”他当时这么对我说,“但你说这国运,到底该怎么赌?”
这话听着挺热血,可细想又让人后背发凉。我们总爱把军工投资和爱国情怀绑在一起,好像买了军工基金就是给国防事业添砖加瓦。但说实话,基金公司才不在乎你有多爱国,他们只关心管理费收得爽不爽。有个数据特别讽刺:去年业绩排名前10的军工基金,有6只的重仓股居然高度重合——这不就是互相抄作业吗?
我翻过最近三年的军工基金排名,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每年排名前十的基金总要换血三分之一。去年某个号称“军工一哥”的产品,今年已经跌出前二十了。你说这是行业波动大?我倒觉得是基金经理们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毕竟军工板块的信息透明度,简直像加了密的军事文件——普通投资者根本搞不清某家军工企业到底拿没拿到订单,订单金额多少,什么时候能兑现业绩。
最让我担心的是估值这回事。现在某些军工股的PE已经冲到80倍以上,比很多科技股还夸张。但你要跟基金经理理论,他们准会搬出“战略价值”、“稀缺性”、“长期成长空间”这套说辞。记得有次参加路演,某个明星基金经理信誓旦旦地说:“军工板块不看估值看信仰”。我当时真想问他:2015年股灾时,那些讲信仰的军工股跌起来可是比谁都狠啊。
不过话说回来,军工投资还真不能一棍子打死。我自己就小仓位持有一只主打军工电子的小众基金——不是冲着排名去的,而是看中他们研究员真的会跑去西南山区调研那些保密单位。虽然净值波动大得能当心电图用,但至少他们真的在挖掘alpha,而不是跟着主流资金抱团取暖。
现在的新变数是地缘政治这盘棋。俄乌冲突后,全球军费开支都在涨,我们的军工出口订单据说排到了三年后。但问题是,这些利好到底能有多少反映到上市公司业绩上?我认识个私募朋友说得更直白:“军工企业的财报比言情小说还会留悬念,关键数据总是藏在‘其他业务收入’里让你猜。”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军工基金排名到底有多大参考价值?我的看法是:看排名选军工基金,就像用天气预报决定要不要登珠峰。你可以关注短期业绩,但更要看基金经理有没有真本事穿透信息迷雾。那些敢重仓冷门标的、敢逆势布局的,往往比追热点的活得久。
最后说句可能挨骂的话:如果真想赌国运,不如直接买点航天科技债券,至少利息是实实在在的。基金排名嘛,看看就好,别太当真。毕竟在这个行业里,今天的冠军可能就是明天的韭菜收割机。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5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