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深夜,我盯着手机银行里那笔5980元的扣款记录发呆。九方智投的”黄金会员服务”正在我的账户里闪闪发光——可惜发的是绿光。这让我想起去年在陆家嘴天桥上遇到的那个西装革履的理财顾问,他当时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AI选股系统,失误率比天气预报还低。”
一、当金融科技遇上人性弱点

申请退款的过程像极了一场行为艺术。客服热线里循环播放的《蓝色多瑙河》让我恍惚间以为自己在参加某场高端金融峰会。第3次转接后,终于有个声音告诉我:”根据协议第17条第4款…”——这时候我才意识到,那些在注册时疯狂点击”已阅读并同意”的电子协议,原来都是商家埋下的地雷。
有趣的是,他们的退款页面设计比交易页面复杂三倍。需要先下载《特殊服务终止申请表》,再附上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最后还要手写一份”自愿放弃所有增值服务”的声明。这让我想起小区物业收缴停车费的阵仗——要钱时扫码即付,退费时堪比西天取经。
二、金融消费者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最魔幻的是维权群里那些”资深用户”。王姐坚持认为”39800元的私募课程绝对超值”,尽管她去年收益率还没跑赢余额宝;大学生小林则反复强调”是自己没学会使用系统”。这种诡异的忠诚度,像极了被PUA还帮人数钱的恋爱脑。
某券商朋友私下告诉我个冷知识:这些投顾平台的退款率通常不超过5%。”不是服务有多好,是很多人根本懒得折腾。”他说这话时,我们正在外滩某酒吧,窗外东方明珠的灯光倒映在他的威士忌杯里,碎成一片片韭菜的形状。
三、退款攻防战中的”非对称战争”
经过72小时拉锯战,我总结出三条血泪经验:
1. 所有通话必须录音(他们比你更懂这个道理)
2. 投诉信要同时抄送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关键词触发监管流程)
3. 坚持要求提供”服务实际使用记录”(90%的机构拿不出来)
最后在”7个工作日内原路退回”的短信到来时,我居然有种中了彩票的错觉。转头看见楼下证券营业部门口,几个大爷正围着投顾经理追问”明天买什么票”。阳光照在他们灰白的头发上,像极了K线图上那些跳动的光标。
(后记:三个月后,我收到九方智投的”老客户专属优惠”,这次他们承诺”不赚钱全额退款”。你看,金融创新永远比你的钱包跑得快半拍。)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