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我盯着手机屏幕上“161028基金净值”那几个冰冷的数字,突然想起三年前在陆家嘴某家咖啡馆和一位基金经理的对话。当时他抿了一口拿铁,苦笑着说:“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我们这行90%的人根本不在乎净值背后的公司到底在做什么,我们只关心明天这个数字能不能涨个几分钱。”
这话当时我没太当真,直到后来自己也开始买基金。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人查看基金净值时的表情,和赌徒盯着骰子的神情惊人地相似。我们真的了解这个数字代表什么吗?还是说,我们早已陷入了一场集体性的数字幻觉?
我记得第一次买基金时,像个虔诚的信徒般每天刷新净值。涨了就窃喜,跌了便焦虑。直到有一次,重仓的某环保基金净值大涨,正沾沾自喜时,偶然看到新闻说该基金重仓的某新能源企业其实一直在违规排放废水。那一刻突然意识到,我引以为豪的“投资收益”,本质上是在为环境污染买单。
这让我开始怀疑整个净值评价体系。我们是不是太过迷信这些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数字,却忽略了背后真实的价值创造?就像那个老笑话说的:基金经理们忙着把泰坦尼克号甲板上的椅子摆来摆去,却没人提醒大家船正在下沉。

最近元宇宙概念火爆,相关基金净值飙升。但有多少投资者真正去了解过,这些基金重仓的公司到底有几个在踏实做技术,又有多少只是在炒概念?我认识的一个90后程序员说得更直接:“这些公司代码都写不利索,净值倒是涨得欢,简直魔幻现实主义。”
某种程度上,基金净值已经成了现代金融炼金术的产物。通过精美的包装、巧妙的故事和精准的波段操作,基金经理们把铅块般的资产包装成金子的价格卖给我们。而我们都心甘情愿地参与这场狂欢,因为每个人都相信自己不会接到最后一棒。

或许我们应该回归最朴素的思考:当你买入一只基金时,你本质上是在为什么买单?是为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还是为基金经理的操盘技巧?是为某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还是为一个精心编织的财富故事?
下次再看基金净值时,也许我们该多问一句:这个数字背后,到底代表着怎样的价值创造?毕竟,投资本质上不该是赌博,而是用资本为更好的未来投票。否则,就算净值涨得再高,我们也只是在玩一场高级的数字游戏罢了。
(写完这些,我突然想起今天还没看净值——看,习惯的力量就是这么可怕。)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