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在一个创业论坛上遇到一个年轻人,他兴奋地向我展示他的商业计划书——一个“颠覆性”的共享经济项目。我翻了几页,发现这不过是把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的模式换个壳子,套上“区块链”和“AI”的标签。我问他:“你的用户是谁?他们真的需要这个吗?”他愣了一下,然后自信地说:“市场很大,只要融资到位,一定能做起来。”
三个月后,我在朋友圈看到他宣布项目失败。
这让我想起一个残酷的事实:大多数创业者追逐的“好项目”,本质上只是别人成功案例的拙劣复制品。 他们迷信风口、痴迷概念,却忽略了最核心的问题——到底有没有人愿意为你的东西买单?
1. 创业不是找“好项目”,而是解决“真问题”

很多人创业的第一步,就是上网搜索“现在做什么最赚钱”,然后照着热门行业往里跳。外卖火就做外卖平台,短视频火就搞MCN,AI火就包装个“智能解决方案”。但问题是——这些领域早就挤满了巨头和资本,你凭什么赢?
真正的创业机会,往往藏在那些被忽视的、甚至让人“嫌弃”的领域。
–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小区里的快递驿站开始提供“代扔垃圾”服务?每月收费30块,用户不少。
– 你知道有人专门做“老年人手机教学”吗?一对一上门教老人用微信、刷抖音,一节课收费200,供不应求。
– 甚至有人靠“帮人整理电脑文件”赚钱,把乱七八糟的文件夹分类、命名、备份,收费500一次。
这些项目看起来“不性感”,没有PPT里那些酷炫的科技概念,但它们解决的是真实、高频、刚需的问题。
2. 最赚钱的生意,往往不需要“创新”
很多人对创业有个误解,以为必须“颠覆行业”才能成功。但现实是,大多数成功的创业公司,只是把已有的生意做得更好一点。
– 瑞幸咖啡真的“颠覆”了咖啡行业吗?没有,它只是用更便宜的价格和更便捷的配送,抢了星巴克的一部分市场。
– 拼多多真的“发明”了新的电商模式吗?没有,它只是把团购和低价策略做到了极致。
– 甚至像美团、滴滴这样的巨头,本质上也只是把线下服务搬到线上,优化了效率。
所以,如果你在找创业方向,不妨问自己:“哪个行业已经很成熟,但用户体验依然很烂?” 然后,想办法让它变得稍微好一点。
3. 低成本创业的黄金法则:从“副业”开始
很多人觉得创业一定要砸钱、租办公室、招团队。但真正聪明的创业者,往往是从“零成本”或“极低成本”的副业开始的。
– 有人靠写知乎回答引流,卖电子书,月入5万;
– 有人在抖音教Excel技巧,然后卖课程,年赚百万;
– 甚至有人专门帮企业优化招聘文案,一份简历收费300,轻松月入过万。
这些生意不需要融资、不需要团队,甚至不需要辞职。它们最大的成本,就是你的时间和执行力。
4. 结论:创业赚钱的核心逻辑
1. 别追风口,找痛点——解决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比包装一个“高大上”的概念更重要。
2. 别总想着颠覆,先优化——把别人做得不够好的事情做得更好,就是巨大的机会。
3. 从副业开始,低成本试错——不要一上来就All in,先验证市场,再考虑扩张。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创业不是关于‘做什么’,而是关于‘谁需要’。” 想清楚这一点,你离赚钱就不远了。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