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00元的财经课退款风波:当知识焦虑遇上韭菜觉醒》
上周三在静安寺的蓝山咖啡馆,我撞见了老同学张伟。这个曾经在股市里摔得鼻青脸肿的IT男,此刻正对着手机屏幕咬牙切齿——他刚收到上海汇正财经拒绝退款的最后通牒。”你说这些搞财商培训的,到底是知识掮客还是情绪毒贩?”他猛灌一口美式的样子,活像吞下了整个A股的苦水。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陆家嘴听到的黑色幽默:某私募大佬在酒桌上调侃,现在最稳赚不赔的生意,就是教别人怎么稳赚不赔。汇正财经的16800元课程套餐,本质上卖的不是K线图分析法,而是中产阶层对阶层滑落的深度恐惧。他们的课程顾问个个都是心理学高手,总能在你犹豫时精准戳中痛点:”王先生,您去年错过的宁德时代,就是因为缺乏系统学习啊。”

但今年的韭菜们突然开始集体”反刍”了。在豆瓣”理财失败者联盟”小组里,近三个月关于知识付费退款的帖子暴涨300%。有个95后姑娘的维权帖看得人哭笑不得——她发现讲师吹嘘的”独家战法”,居然和某财经博主三年前发的免费视频高度雷同。更讽刺的是,这些课程最有效的”实战教学”,恰恰就是教用户如何与机构周旋退款。
我翻过汇正那份厚达23页的合同,其中埋着三个精心设计的法律陷阱:一是把课程包装成”定制化服务”规避七天无理由退款;二是用直播课过期不候制造沉没成本;最绝的是第三招——学员盈利时归功于教学,亏损则怪”执行力不足”。这种双向收割的套路,简直比他们教的”双均线战法”还要精妙。
有个现象值得玩味:要求退款的多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代人在P2P暴雷中长大,早就练就了”先录屏后付款”的防骗本能。他们不迷信权威,更擅长用爬虫分析讲师的历史预测准确率。某维权群里流传的《话术反制手册》,其专业程度堪比投行尽调报告。
知识付费行业正在经历某种范式转移。过去那套”制造焦虑-贩卖希望”的生意经开始失灵,取而代之的是学员拿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要求解除合同。某培训机构内部流出的数据显示,今年课程完课率同比下降40%,但法律咨询费支出却翻了两番。
站在南京西路的过街天桥上,看着汇正财经亮着灯的办公室,我突然意识到:这场16800元的拉锯战,本质上是中国理财教育市场的成人礼。当韭菜们开始研究《合同法》比研究K线图更认真时,这个行业或许才真正迎来价值重估的时刻。毕竟,教会用户维护资金安全,可能才是最有价值的财商第一课。
(喝完最后一口冷掉的咖啡,张伟突然问我:”你说我们去考个基金从业资格证,转行当理财讲师怎么样?”你看,这届韭菜的觉醒方式,总是这么充满黑色幽默。)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5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