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690:当数字不再是代码,而是时间的注脚
朋友上个月突然问我:”你说,买基金和养孩子像不像?”我愣了一下,他接着说:”就像交银蓝筹这个519690,我拿了七年,看着它跌宕起伏,真有种老父亲盼着孩子出息的感觉。”
这个比喻让我笑了半天,但越想越有意思。我们总把基金代码当作冷冰冰的数字,但每个代码背后,都是无数个普通人的期待与焦虑。519690对我来说不只是个交易代码,更像是个老朋友——2015年股灾时它跌得让我怀疑人生,2019年又给我带来意外惊喜。最有趣的是,我发现自己在不同行情下对它的称呼都在变:赚钱时亲昵地叫”小九零”,亏钱时就冷冰冰地喊”五一九六九零”。
最近市场风格切换得快,价值投资好像又杀回来了。但说实话,我现在反而更警惕这种共识。大家都说蓝筹股安全边际高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就像2021年初核心资产被捧上天,结果摔得最惨的也是它们。有时候我觉得,买基金和逛菜市场没啥区别,大妈们抢着买的东西,价格肯定不便宜了。
我特别喜欢观察这只基金的评论区,比看段子还有意思。牛市时满屏都是”经理我爱你”,熊市时立刻变成”会不会炒股啊”。最讽刺的是,同一个人能在半年内发出两种完全相反的评论——人类在金钱面前的记忆力和节操,果然都是靠不住的。
现在很多人说长期持有是王道,但我倒觉得没必要神话”长期主义”。如果2015年高点买入拿到现在,七年时间年化收益也就勉强跑赢通胀。时间固然重要,但入场的时机才是那把关键的钥匙。有时候等待得太久,反而会错过其他机会——这就像在机场等一艘船,等的越久,越舍不得放弃沉没成本。
最近我有个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大多数人根本不适合自己选基金。看着平台上花里胡哨的业绩排名和历史收益,就像让小学生看博士论文——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完全看不懂。还不如简单点,定投指数基金,省下的时间陪陪家人,可能赚得更多。

说到最后,基金代码终将被人遗忘,就像我们现在谁还记得十年前最火的基金代码?但投资过程中那些纠结、期待、懊悔和惊喜,反而会成为记忆里最鲜活的部分。毕竟投资的本质,就是用今天的决策,给未来的自己讲一个关于财富的故事。
(写完看了眼账户,得,今天又跌了。不过既然选择了价值投资,就像选择了婚姻——不能光享受上涨时的甜蜜,还得忍受震荡时的折磨啊。)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