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班长王铁柱退伍那天,连长拍着他肩膀说:”回去好好干,别给部队丢人。”谁曾想三年后,他在城中村开的那家”老兵烧烤”门口,挂着块刺眼的招牌——”本店恕不接待酒后闹事者,打赢过维和战役者除外”。
这黑色幽默背后,藏着所有退伍创业者都懂的秘密:脱下军装那刻起,我们就被扔进了更残酷的战场。
(二)

民政局就业指导课永远在教怎么写商业计划书,却没人告诉我们最要命的是”战场惯性”。去年帮战友老李盘下快递站点,他第一件事就是把配送区域划成”战区”,给每个骑手编”作战编号”。结果三个月后,五个骑手集体辞职——谁受得了凌晨三点收到”立即向3号集结点集结”的夺命连环call?
我们总下意识用军事思维解构商业,就像拿着军用地图找奶茶店。有位做社区团购的战友,至今保持着每天5:30晨会的铁律。我问他为什么,他眼睛一瞪:”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那些顶着黑眼圈的宝妈团长们,怕是更想把他当虫给吃了。
(三)
最吊诡的是军旅经历这把双刃剑。去年融资时,投资人看着我的空降兵履历眼睛发亮:”部队出来的肯定执行力强!”他们不会知道,为了改掉”绝对服从”的肌肉记忆,我花了整整两年才学会对客户说”这个需求可能不太合理”。
有次在创业沙龙遇见个海归MBA,他煞有介事地分析:”退役军人创业成功率比平均值高17%。”我特想问他:统计过那些被战友情绑架的投资吗?算没算过为安置老战友多开的那30%工资?记不记得因为死磕”不抛弃不放弃”接下的赔本订单?
(四)
但你说这些苦值不值得?上周深夜,烧烤店打烊时来了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老班长正要赶人,突然瞥见他腰上的陈旧伤疤——那分明是拆弹服摩擦的痕迹。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位某工兵团退役的兄弟,创业失败后流浪了半年。
那晚打烊后的场景像部烂俗电影:三个老兵就着凉掉的烤串,用军用水壶喝红星二锅头。但当你听见”咔嗒”两声脆响——那是两个假肢碰撞的声音,就会明白有些战友情谊,连商业规律都要让三分。
(五)
现在我的办公桌上摆着两样东西:退伍证和公司营业执照。它们中间隔着道裂缝——是去年撕毁对赌协议时摔的。朋友说这是”战略转移”,但我知道,这不过是把”人在阵地在”换成了”留得青山在”。
所以下次看见退伍军人开的餐馆贴着”紧急集合套餐”,健身房挂着”突击训练营”,别笑。那都是我们悄悄插在商业战场上的——军旗。
[后记]
昨天接到老连长的视频,他盯着我办公室墙上的”年度创新企业”奖状看了半天,突然说:”你小子现在带的兵,比当年一个连都多。”我鼻子一酸——原来我们从未真正退伍,只是换了种方式,继续当人民的子弟兵。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