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几个老友喝酒,聊到股市,有个刚入市半年的朋友突然问我:“听说国外都能做空,咱们A股能不能也买跌赚钱啊?”我当时抿了一口酒,忍不住笑了——这问题让我想起十年前刚入市时的自己,也是这么天真又充满探索欲。
说实话,中国股市的做空机制就像个戴着镣铐跳舞的演员。表面上,我们有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这些工具,理论上确实能“买跌”。但实际操作起来,你会发现这舞跳得实在憋屈——门槛高、限制多、监管严,普通散户想靠做空赚钱,难度不亚于在早高峰的北京二环路上飙车。
我2016年亲身试水过融券交易。当时觉得某只热门股明显高估,兴冲冲找了家券商开通权限,结果发现可融券的标的少得可怜,利率还高得吓人。最魔幻的是,当我终于借到股票卖出后,该股突然宣布重大资产重组——连续八个涨停板,直接把我打爆仓。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在A股做空不仅要懂技术分析,还得有内幕消息的反侦察能力。
某种程度上,A股的做空机制设计得特别“中国特色”。它既给了机构投资者风险对冲的工具,又巧妙限制了投机性做空的空间——就像给老虎装上了牙套,既能保持兽王的威严,又不至于真的咬伤人。这种设计背后或许藏着监管层的良苦用心:A股散户占比高,如果放任做空,恐怕更多人要沦为韭菜馅饺子。

但有意思的是,不能直接做空反而催生了更野路子的“中国式做空”。比如通过期权组合间接实现,或者干脆转战港股、美股的做空工具——这就像禁酒令时期的人们偷偷酿造私酒,监管越禁止,地下创新就越活跃。我认识几个私募朋友,他们的“曲线做空”策略复杂得堪比谍战剧密码本。
最近量化交易受限后,做空生态又有了新变化。某些主观多头基金开始玩起“伪做空”——通过超配防御性板块,变相实现相对收益做空。这种戴着面具的舞蹈,某种程度上比直白的做空更考验智慧。
说到底,在A股市场谈做空总带着点黑色幽默。我们既渴望成熟市场的对冲工具,又害怕它的獠牙伤及自身。就像小时候既想偷尝老爸藏的老酒,又怕醉倒挨揍——这种矛盾心理本身,或许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独特注脚。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股市可以买跌吗?我的答案是:可以,但你要先学会在钢丝上跳探戈。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