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做私募的老王喝酒,他抿着威士忌突然蹦出一句:”现在市场上跑得快的基金比外卖小哥还多,但敢慢下来的倒是稀罕物。”这话让我突然想起了中邮创业——这家总被年轻基民吐槽”不够刺激”的老牌机构。
说来有趣,我第一次买中邮的新能源基金还是三年前。当时隔壁工位的小年轻天天炫耀他买的某网红基金单日暴涨5%,而我的持仓就像温吞水——涨跌永远控制在正负1%之间。气得我差点当场赎回,要不是当时手续费扣得肉疼,可能就真错过后来连续11个季度的正收益了。
中邮的基金经理们有种老中医式的固执。去年参加他们的策略会,有位从业十五年的老基金经理说话特别实在:”我们不是不会追热点,是怕追着追着把投资人的裤子跑掉了。”台下哄笑中他正色道:”就像老北京涮肉,猛火快涮看似过瘾,文火慢炖才能熬出真滋味。”这话现在回想起来,在当下AI概念基金七天换三次仓位的市场里,简直像出土文物。
他们最近发布的ESG投资白皮书很有意思。别家都在鼓吹”绿色科技超额收益”,中邮却花了二十多页分析宁夏某光伏电站的运维细节——包括如何给光伏板安装智能清洁系统节省人力成本这种琐事。这种钻进产业链毛孔里的较真劲儿,让我想起老家修了三十年手表的老匠人,永远戴着放大镜琢磨每个齿轮的咬合度。

不过说实话,这种风格确实吃亏。我有个95后表侄女就直言:”年化12%?还不够我买限量版球鞋倒手赚的多。”这话听着扎心却道出真相:当市场被短视频时代的即时反馈驯化,耐心本身就成了最奢侈的投资品。
最近注意到个有趣现象:中邮的定投用户平均持有期是4.7年,远超行业2.1年的平均水平。这些”佛系持有人”构成很有意思:35%是经历过2015年股灾的老股民,28%是医生教师等职业群体——都是见识过”快钱幻觉”破灭的聪明人。他们私下建的投资群里流行句话:”让兔子去赛跑,乌龟只管认准自己的道。”

或许基金行业迟早要经历类似白酒市场的分化:有人追逐酱香科技的资本狂欢,也有人守着黄酒的老坛陈酿。中邮创业这种”慢公司”的存在,就像投资界的压舱石——当潮水退去时,至少让人知道市场上还有不用救生圈也淹不死的游泳方式。
(突然收到基金净值推送提醒,今日涨幅0.33%,嗯,果然还是熟悉的配方)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