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内幕消息”变成群发短信:国诚投资荐股背后的荒诞现实主义
上周三凌晨三点,我又被手机震动惊醒——”国诚投资紧急通知:明日XX股票必涨停!速加老师微信领取代码”。这已经是本月第七次了。我盯着黑暗中发亮的屏幕,突然想起老家菜市场那个总是吆喝”最后三天清仓”的服装店老板,他们之间竟有种奇妙的相似性。
一、荐股江湖的”魔术师”们

记得2018年我刚入市时,曾在某个炒股论坛结识了自称”私募内部人士”的老王。他神神秘秘地给我看了一张截图:某股票次日涨停的预测记录。当时年轻的我像发现藏宝图般兴奋,直到三个月后,我在另一个完全不相关的群里,看到有人用同样的截图在”荐股”——连聊天记录的时间戳都分毫不差。
国诚投资的套路其实更”高级”。他们深谙现代人的心理弱点:那些制作精良的H5页面里,总会有穿着定制西装的”首席分析师”在虚拟演播室指点江山;微信对话截图里永远有”学员”在感谢”老师带我吃肉”;最绝的是他们发明了”涨停板回马枪战法”这类听着就让人不明觉厉的名词,像极了健身房私教口中的”HIIT进阶代谢激活训练”。
二、数据不会说谎,但骗子会制造数据
去年我做过一个实验:同时用五个手机号注册了五家不同机构的荐股服务。结果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当某只股票真的涨停时,所有机构都会在收盘后群发”精准预测”的捷报;而预测失误时,他们的微信就像集体中了沉默咒语。这就像气象台只报道预测准确的晴天,却对误报的暴雨绝口不提。
更讽刺的是,有次我反向操作——把国诚推荐的三只股票全部做空。一个月后收益率居然跑赢了他们吹嘘的”VIP组合”。这让我想起《华尔街之狼》里的场景:把电话号码簿分成两半随机推荐股票,总有一半人会把你当股神。
三、监管的猫鼠游戏与韭菜的自我修养
某次饭局上,一位在券商合规部门工作的朋友酒后吐真言:”现在这些投顾公司比我们技术部门还舍得花钱买AI客服系统。”他们用虚拟运营商号码轮换拨打,服务器架设在境外,收款账户是买的个体工商户——整套流程像极了谍战片里的特工行动。
但说句掏心窝的话:与其整天研究怎么识破骗局,不如直面那个扎心的事实——要真有稳赚不赔的买卖,他们为什么不抵押房子自己偷偷发财?我认识的真·私募大佬,连亲爹问持仓都只会回答”就那些白马股”。
四、荒诞现实的生存法则
现在再收到荐股短信,我已经能品出几分行为艺术的趣味。这些信息与其说是投资建议,不如说是观察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活标本。最近我养成了新习惯:把特别浮夸的荐股话术收藏起来,准备以后出本《21世纪金融诈骗修辞学大全》。
说到底,股市里最贵的从来不是学费,而是幻觉。当某个西装革履的”老师”在直播间激情澎湃地喊出”带你布局下一个茅台”时,不妨想想菜市场那句永恒的真理——”买的没有卖的精”。只不过在金融市场,连吆喝声都包装成了量化模型的样子。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