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品种的迷思:当数字游戏遇上人性赌场
上周和老王喝酒,他神秘兮兮地掏出手机给我看收益率曲线——那条完美向上的45度斜线,像极了青春期男生的春梦曲线。“今年光靠炒币就赚了300%”,他说话时眼睛里闪着绿光,那种光芒我太熟悉了,去年在澳门赌场见过。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所谓14种投资品种,本质上不过是14种人性试纸。
1.
很多人把投资品种表当菜单用——从股票债券到期货期权,好像凑够数就能摆满汉全席。但真正吃过米其林的人都知道,能把一道白灼青菜做出层次感才是本事。我见过最惨的投资者,是把14个品种玩成俄罗斯轮盘赌的会计大叔,最后在2015年股灾时抱着电脑主机跳楼——他至死都没明白,风险分散不等于智商分散。

2.
现在年轻人迷恋虚拟货币的样子,像极了2000年我舅炒邮票时的狂热。那天他指着张”全国山河一片红”说这是硬通货,结果现在那箱邮票还在我家地下室发霉。区别只是当年的邮票还能糊墙,现在的比特币崩盘后连个二维码都扫不出来。
有意思的是,当我在某区块链大会说”NFT就是数字时代的郁金香泡沫”时,台下穿GUCCI拖鞋的95后当场摔了MacBook。你看,人类从不吸取教训,只是给泡沫换了个英文名。
3.
我最偏爱的其实是可转债——这种既当债主又当股东的精分体验,像极了在婚姻里既要安全感又想要刺激感。去年用这个策略在熊市里捡漏某光伏企业,当那些炒概念的哭爹喊娘时,我拿着6%的票息看他们演戏。有时候投资真不需要太高深,就像找对象,知道什么时候该要彩礼什么时候该私奔就行。
4.
但说真的,现在最魔幻的是房地产。我家楼下中介小哥昨天说,现在买房和买盲盒一个逻辑——你永远不知道砸下600万开出来的是一线江景还是高压线景。有这钱还不如去澳门掷骰子,至少赌场还管免费奶茶。
上周陪朋友看房,销售指着样板间说”这飘窗能看到未来”,我差点笑出声。如果飘窗真能预见未来,我现在应该住在巴菲特隔壁,而不是在这听你吹牛。
5.
或许我们都搞错了重点。就像我外婆那个缝在棉袄里的存折,虽然年化收益还跑不赢通胀,但老人家摸着存折时脸上的安全感,比什么对冲基金都值钱。有时候我在想,投资的终极形态可能就是——找到让你能睡安稳觉的那个品种,哪怕它土得掉渣。
现在每次看到投资品种列表,都觉得像在看相亲网站上的择偶条件。条条框框列得清清楚楚,最后让你心动的,往往都是不符合标准的那一个。
所以下次有人跟你吹嘘又发现了第15种投资品种,不妨请他先回答这个问题:当半夜三点被噩梦惊醒时,你第一个想去查看的是哪个账户?
(后记:写完这篇文章看了眼自选股,默默把医药ETF的止损线又调低了5%。你看,人类就是这么矛盾——明明看透一切,却依然忍不住赌明天。)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