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被基金APP的推送惊醒,又是满屏环保色。揉了揉眼睛,我突然想起三年前在陆家嘴咖啡馆偶遇的那位私募经理——当时他晃着焦糖玛奇朵对我说:”投资本质是场反人性的修行。”现在看着-2.33%的收益率,我总算嚼出了这句话的血腥味。
最近的市场像个情绪不稳定的恋人。上周还在为新能源的暴涨欢呼,这周就被医疗板块的急跌甩了耳光。最讽刺的是,当我终于狠心割肉止损,隔天就传来政策利好消息。这种精准踏错节奏的本事,简直比天气预报还不靠谱。
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白酒板块每次大跌,朋友圈必然出现”年轻人不喝茅台”的忧国忧民体小作文。但数据显示Z世代反而是低度酒消费主力军。这种认知错位像极了2020年全民买基金时的狂欢——当时连楼下菜场阿姨都能和你侃半小时阿尔法收益,现在呢?她改和你抱怨芹菜又涨了三毛。
我越来越怀疑所谓”长期持有”的信仰。看着某知名消费基连续18个月阴跌,经理还在季报里写”坚守价值投资理念”,这场景莫名让我想起被PUA的朋友——对方明明已经冷暴力半年,她还在自我安慰”他只是在考验我”。
真正可怕的不是波动本身,而是我们总在重复相同的错误。每次市场回暖,贪婪就开始给记忆做切除手术。就像明明经历过2015年股灾的人,在2021年照样敢满仓追高半导体。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教训。
最近尝试了个反直觉操作:把定投日期设在每月25号——很多基民还信用卡的日子。结果意外发现,这个情绪低点往往能买到更便宜的份额。看,有时候逆向思考比看十份券商研报更管用。

或许我们该坦然接受投资中的不完美。就像接受咖啡会洒、地铁会晚点、健身房教练总会推销课程。既然选择参与这场游戏,就要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当然,前提是别把全部身家都押上舞台。
(收盘提示音突然响起,今日最终收涨0.71%。所以你看,市场永远比剧本更懂反转艺术。)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4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