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一个外地朋友去看古滇名城的房子,回程路上他问我:”你觉得这里值得投资吗?”我盯着车窗外飞速后退的滇池水面,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昆明地产圈混了十来年的老油条,我对这类文旅大盘向来抱着审慎态度。但古滇名城这个项目,确实让我产生了一种微妙的矛盾感——它既不像某些纯概念炒作的”鬼城”,又远未达到开发商宣传的那种投资神话。
记得第一次去古滇名城是五年前,当时销售中心还在用VR眼镜给客户展示未来规划。如今再看,超大型湿地公园确实建起来了,周末带着孩子来露营的家庭络绎不绝。但当我刻意避开销售带领的路线,独自拐进交房两年多的某期组团时,发现下午三点的楼道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至少三成阳台看不到晾晒的衣物,这种空置率让我后背发凉。
有个细节很值得玩味:项目配套的商业街开着三家房产中介,却只有一家便利店正常营业。中介小哥拉着我滔滔不绝:”现在单价只要开盘价的七折,绝对是抄底良机!”我反问他:”那您自己买了几套?”小伙子顿时语塞,讪笑着递来一张名片。
不得不说,开发商的运营能力确实超出预期。上个月的古滇狂欢节,单日客流据说破了三万。但热闹散场后呢?我特意在工作日晚上去考察,发现号称”云南最大音乐喷泉”的广场上,围观者还没有巡逻的保安多。这种”节假日爆满,平日空城”的特性,对长线投资来说是个致命伤。
最近有个现象很有意思:省外投资客占比从三年前的70%骤降到不足30%,反而本地改善型客户多了起来。我认识的一个晋宁老教师,去年卖掉了市区的老破小,在这里换了套带院子的一楼。他说:”我不图升值,就想着退休后每天能沿着滇池边遛弯。”这种需求转变,或许才是项目真正的出路。
要是单纯算经济账,现状确实不容乐观。二手房价阴跌了三年,租金回报率还跑不赢银行理财。但换个角度想,在昆明所有文旅项目中,它是极少数真金白银投入配套的——光那个造价数亿的湿地公园,就比某些只会画饼的开发商强太多。
我突然想起去年在大理认识的一个民宿老板,他曾在古滇名城包下整层公寓做酒店式托管,最后亏了百来万离场。醉醺醺的他当时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这里什么都好,就是缺了点儿人味儿。”现在想来,这话或许道破了天机。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值得投资吗?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指望短期炒房暴富,出门左转去买彩票可能更实在;但要是准备用十年以上的视角,赌一个滇池南岸新城的崛起,或许可以小仓位试试水。毕竟,在云南这片土地上,最不缺的就是用时间换空间的奇迹。
(看完本文的您若正考虑入手,建议务必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各去体验一次,最好能在小区里和已入住的业主聊聊天——他们口中的真相,往往比销售的说辞精彩百倍)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