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赚钱门道
前几天在楼下便利店买烟,老板老陈突然拉住我,神神秘秘地说他打算把柜台隔出两平米租给手机贴膜的。”现在年轻人屏幕碎了都不修,直接贴个膜凑合,比卖烟利润高多了。”他眼睛里闪着光,像发现了金矿。
我突然意识到,最鲜活的创业智慧从来不在商业杂志上,而是藏在这样的市井缝隙里。
很多人一提到小投资创业,脑子里蹦出来的不是奶茶店就是麻辣烫——要我说,这简直是对创造力的侮辱。去年我在县城看到个哥们,专做”宠物殡葬”,一辆二手金杯车改装成礼仪车,后山租了片荒地,成本不到五万。现在忙得连相亲时间都没有,你说离谱不离谱?
真正的好项目往往带着点荒诞感。我有个前同事辞职去搞”办公室绿植租赁”,天天扛着发财树进出写字楼。最初我们都笑他魔怔,结果人家现在团队扩到十个人,最夸张的时候同时给三栋CBD大楼供植物。这生意妙在哪?企业采购从来不讲价,枯了还包换——比伺候人省心多了。

但千万别被”轻资产”这个词骗了。我表弟去年搞社区团购,以为建个微信群就能收钱,结果光处理”西红柿为什么比昨天小了两毫米”这种投诉就折寿三年。小生意的重资产根本不是钱,是心力。你得学会在凌晨三点回复”明天送的鸡蛋能不能挑红壳的”,还得记住张阿姨的孙子对芒果过敏。
现在最让我警惕的,是那些打着”元宇宙””Web3.0″旗号的小额投资项目。上周还有个项目方跟我说投三万就能当”虚拟地产合伙人”,我差点把咖啡喷他脸上。记住一个铁律:越是看不懂的商业模式,越接近诈骗。真正值得押注的,永远是解决具体痛点的服务——比如专做左撇子用品的网店,或者给独居老人换灯泡的应急服务。
有意思的是,很多闷声发财的都在跨界组合。认识个姑娘把二手书店和猫咖揉在一起,书按斤收,猫粮按斤卖,三十平的小店月流水敢做到八万。秘诀是什么?”买书送撸猫券,买猫粮打书券,反正总得让他们循环消费。”说这话时她正在给布偶猫梳毛,手法娴熟得像在数钞票。
要是现在让我掏五万块钱创业,我大概会去高校周边搞”论文急救中心”。不是代写那种灰色生意,而是专门帮拖延症患者整理文献、调格式、降重。这行当有多暴利?我师妹兼职干这个,毕业季通宵一周赚的钱够买两个LV——知识付费这回事,在deadline面前根本没有价格弹性。
说到底,小投资创业就像在暴雨里找伞摊。别看满大街都是淋雨的人,真能发现商机的永远是那个自己挨过浇的。所以下次再有人跟你兜售”稳赚不赔”的项目,不妨反问一句:您自己投了多少?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