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个老股民,姓陈,我们都叫他老陈。去年夏天在陆家嘴某家咖啡馆,他抿了一口浓缩咖啡,突然问我:“你知道吕梁最后为什么输得那么惨吗?”没等我回答,他自顾自地说:“因为他忘了自己也是凡人。”
这话让我愣了半天。我们总习惯把资本市场的神话人物要么捧上神坛,要么踩进地狱,却很少想过——或许他们最大的错误,恰恰是相信了自己编织的神话。
一、神话是如何炼成的
吕梁的操作手法在今天看来简直像出土文物——用现在的话说,他玩的是最原始的“市值管理”。但在那个连K线图都要手绘的年代,他硬是靠着一支笔、一部电话和惊人的胆识,把中科创业(0048)从垃圾股炒成了神话。

我翻过当年的一些交易记录,说实话,那种野蛮生长的劲儿让人脊背发凉。没有算法加持,没有量化模型,纯粹是人性的博弈。吕梁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比谁都懂中国股民信什么——他们信故事,信神话,信那个看似触手可及的暴富梦。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他办公室墙上曾挂过一幅字,写的是“观大势者赚大钱”。现在想来,讽刺得很。他看清了中国股市早期的大势,却没看清人性大势的不可逆。
二、崩塌的裂缝早在狂欢时滋生
2001年那场雪崩,很多人都说是资金链断裂导致的。但我觉得,更深层的是信用链的断裂。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年有个私募大佬喝多了说过一句:“吕梁错就错在把杠杆用在了人性上。”什么意思?他不仅用杠杆炒股,更用杠杆透支别人的信任。当跟随者发现神话也会流血时,逃跑的速度比洪水决堤还快。
这让我想起2020年某次区块链崩盘(具体项目名就不提了)。那个创始人和吕梁像得可怕——都是讲故事的天才,都相信自己的逻辑能战胜市场规律。结果呢?当潮水退去,裸泳的人连遮羞布都找不到。
三、尾声之后还有回声
吕梁消失得像个幽灵,但他的影子还在市场上飘荡。有时候我看着那些动不动喊“十倍股”、“千亿市值”的网红基金经理,总觉得他们在演一场21世纪版的吕梁故事——只不过舞台从电话线换到了直播间,道具从K线图变成了PPT。
老陈去年清仓了所有A股,改去崇明岛包了片菜地。有次我去看他,他指着绿油油的菜苗说:“你看,这东西比股票靠谱——至少你知道它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除虫。”
或许这才是最深刻的讽刺:当我们在K线图里寻找确定性时,真正的规律一直写在土地里。吕梁们输给的从来不是政策也不是运气,而是那个最朴素却最无情的真理:所有脱离实体的繁荣,终归是沙上筑塔。
(写完这篇突然想到:如果吕梁活在今天,他会不会转型做短视频财商导师?毕竟卖课比坐庄安全多了…)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