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打开手机,看到001245基金净值又跌了0.8%。说实话,这个数字让我想起上周在咖啡馆偶遇的老王——他正对着手机屏幕唉声叹气,手指在赎回按钮上犹豫不决。我们总说要做理性的投资者,可当净值数字开始跳动时,又有几个人能真正保持冷静?
我越来越觉得,基金净值根本就是个心理陷阱。那些小数点后四位的数字变化,像极了赌场里的老虎机——明明知道是长期投资,却总忍不住每天刷新查看。去年我做过一个实验:连续一个月不查看持仓基金净值,收益率反而比天天盯盘的朋友高出3个百分点。这或许说明,我们对净值的过度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损耗。
有意思的是,基金公司深谙此道。他们把净值更新时间刻意安排在下午三点后,制造出一种庄重感,仿佛在等待神圣的启示。但说实话,这些数字真的能反映基金的真实价值吗?我见过太多基金经理用期末调仓的技巧来美化净值,就像美颜相机里的滤镜——看起来光鲜亮丽,卸了妆才知道真相。
最近元宇宙概念火爆时,某个重仓VR的基金单日净值暴涨7%,朋友圈立刻涌现出大批“投资天才”。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那支基金的前十大持仓里,还躺着三只持续下跌的传统制造业股票。这种选择性关注,让我们既高估了基金经理的能力,又低估了市场的复杂性。

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看待净值——把它当作天气预报而非成绩单。明天下雨不代表永远潮湿,今日净值下跌也不注定投资失败。我记得巴菲特说过,股市是财富再分配的机器,但没人告诉过我们,这台机器的操作面板上布满了心理陷阱。
下次再看到净值波动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数字改变我的生活了吗?影响孩子的学费了吗?动摇退休计划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关掉APP,泡杯茶,或许才是真正的理财智慧。

(写完这段突然想起,老王最后到底有没有点那个赎回按钮?也许明天该约他喝杯咖啡聊聊了。)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