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背后的焦虑:当我们谈论基金净值时,到底在谈论什么?

上周三下午,我在陆家嘴的星巴克无意中听到邻桌两个年轻人的对话。一个穿着西装的小伙子正兴奋地划着手机屏幕:“你看华富成长趋势,昨天净值又涨了1.2%!”另一个穿着卫衣的同伴却皱着眉头:“可我上个月买在山顶了,现在还在水下呢…”

这个场景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每天追着看的那些数字,与其说是投资指标,不如说是一面映照人性弱点的镜子。

说起来挺讽刺的。十年前我第一次买基金时,还要特地跑到银行柜台要纸质对账单,现在只要点开APP就能看到实时估值。但获取信息越方便,我们的焦虑感反而越强——昨天净值3.452,今天3.428,这0.024的波动就足以让人一整天心神不宁。

华富成长趋势这只基挺有意思的。去年三季度重仓半导体被骂得狗血淋头,今年开年又因为押中AI概念被捧上天。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净值曲线越是陡峭,基民们的情绪波动就越极端。有时候我在想,我们真的在投资吗?还是在玩一种更高级的赌博游戏?

有个做私募的朋友跟我说过句大实话:“90%的基民根本不在乎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他们只关心今天净值是红还是绿。”这话虽然难听,但某种程度上戳破了皇帝的新衣。就拿我自己来说,虽然天天把“长期持有”挂在嘴边,但看到连续三天净值下跌时,手指还是会不自觉地悬在赎回按钮上方。

最近让我比较担忧的是社交平台上的“净值崇拜”。小红书上已经有人开始用基金净值当社交货币:“昨天净值涨得多的扣1”“跌破3.4的基不配叫成长基”…这种娱乐化趋势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投资的本质。我记得2008年时老一辈基民还会认真读季报,现在年轻人却更相信短视频里三分钟净值预测。

华富成长趋势基金净值查询

说实话,我现在更关注的是净值背后的东西。比如华富最近调仓增加了智能驾驶板块的配置,这个决策比当日净值波动有意思多了。或许我们应该学会把净值当成体温计而不是心电图——偶尔测量很有必要,但没必要每分钟都盯着看。

(写完看了眼手机,嗯,今天净值3.441,较昨日上涨0.38%。好吧,我承认还是忍不住查了)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458/

(0)
林凤百科林凤百科
上一篇 20小时前
下一篇 20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