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赢投顾服务费1998元能退吗?我试了,过程比结果更魔幻》
去年冬天,我一位远房表姐突然在深夜给我发微信:“老弟,你快帮我看看这个合同——我交了1998元给一个叫‘爱赢投顾’的,现在想退,对方说签了字就不能反悔了。”附带一张模糊的截图,上面赫然写着“服务生效后费用不予退还”。
我盯着手机屏幕,突然想起三年前自己差点被某“理财大师”收割的经历。当时对方的话术和爱赢投顾的广告几乎一模一样:“精准捕捉涨停板”“VIP专属策略”——只不过当年的服务费是998元,如今通货膨胀,连“韭菜税”都翻倍了。

一、为什么“1998元”是个精妙的心理陷阱?
爱赢投顾的定价堪称一场行为艺术。1998元,卡在普通人“心疼但不至于报警”的阈值上:
– 低于2000元:避开大额消费的心理防线,像健身房年卡故意标价1999元;
– 高于1000元:制造“中高端服务”的错觉(毕竟路边摊荐股只要88元);
– 零头“98”:暗示“限时优惠”,尽管你可能从没见过它原价。
更讽刺的是,这笔钱刚好够买一部红米手机,或者带全家人吃顿火锅。但当你幻想用它博取股市暴利时,大脑会自动屏蔽这种对比。
二、退费?这是一场“免责条款游击战”
我陪表姐拨通了爱赢投顾的客服。对方态度客气得像AI:“根据合同第4.2条,您已享受了投研报告服务,故费用不退。”
“可你们推荐的股票连跌两周!”表姐声音发抖。
“市场有风险呢亲,我们从未承诺收益哦。”客服的语调让我想起奶茶店店员说“不好意思珍珠卖完了”。
翻遍合同,发现他们的退费逻辑堪比俄罗斯套娃:
1. 首句说“7天无理由退款”——但用小字标注“仅限未开通服务前”;
2. 一旦登录账号,就算“开通服务”;
3. 而账号在付款后秒发到你手机,根本不存在“未开通”状态。
这设计让我想起某款手游的“首充礼包”——你永远找不到不充值的通关路径。
三、我的野路子退费实验(及部分成功)
在表姐几乎放弃时,我做了个测试:用新手机号注册爱赢投顾,全程录屏。当销售顾问来电时,我故意问:“如果效果不好能退吗?”对方脱口而出:“当然可以!我们很多客户都续费呢!”
这段录音成了关键证据。最终表姐通过信访平台投诉,拿回了60%费用。不是靠合同条款,而是靠“宣传承诺与实际不符”这一条——你看,有时候打败魔法的不是更厉害的魔法,是更厚的脸皮。
四、比退费更值得思考的事
某券商朋友私下告诉我:“投顾服务的成本主要在电销团队,所谓‘策略’可能就是实习生整理的公开研报。”这解释了为什么他们死守1998元——这是覆盖骚扰电话成本的最低客单价。
如今表姐改买指数基金了。而每当我看到“爱赢投顾”的广告弹窗,总想起《狂人日记》里那句话:“从来如此,便对么?”
(注:文中“爱赢投顾”为虚构机构,如有雷同……那你该看看合同第4.2条了。)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4244/